“闻不到刺鼻的禽畜异味,只有潺潺的山泉水顺着管道流入鸡舍;看不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只有自动化设备按照设定程序有序运转。”近日,在阳朔县葡萄镇报安村委老寨村的一处山窝窝里,一座现代化养殖场刷新了记者对传统养殖业的认知。

这个养殖场的鸡通过“智能绿养”,产出的“金粉蛋”蛋黄可以立牙签,蛋清如凝脂,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12%,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达到可生吃的标准,真正实现“安全+营养”双达标。这一枚枚“金粉蛋”,成了乡村振兴的一粒粒“金种子”,播洒在阳朔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


“金粉蛋”出色品质,可以在蛋黄里立牙签。

基建老板回村当“鸡司令”

“温度要在18℃-23℃度之间,太高太低都不行。”近日,李木辉一边通过监控设备查看鸡舍情况,一边说道。言语里透出养殖人的专业与谨慎。

眼前这位精明的“鸡司令”曾从事基建工程。2016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回到家乡,发现当地缺乏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乡村要振兴,还得依靠产业支撑。”经过考察,他选中了这片荒废的集体土地。这里四面环山,山体面积广阔,山泉水经年不断,是发展养殖场的优选之地。

从零开始何其难。平整土地、搭建标准化鸡舍、引进智能化设备,一期工程李木辉就投入596万元。2019年,这个占地22亩的现代化养殖场正式营业了。当第一批金凤鸡鸡苗从河南鹤壁市的合作公司引进时,李木辉就暗暗下定决心:要让更多的人吃上绿色品质的鸡蛋,把山里的鸡蛋变成乡村振兴的“金蛋”。

绿色智能培育出“金粉蛋”

“进入鸡舍,我们得穿上一次性防护服,戴好口罩和帽子,鞋子还要踩消毒盆。”按照严格的防疫要求“消毒”后,记者跟随李木辉进入这个现代化养殖场一探究竟。

在鸡舍里,全自动一体化设备,一天三餐定时自动喂水喂料。八台风机与水帘配搭自动匀速运行,确保鸡舍保持18-23℃恒温且空气流通适宜。自动除粪设备,可以及时处理鸡粪,为鸡群打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最引人注目的是,深井抽取的山泉水沿着管道,输送到每个鸡笼里。此外,养殖场采用益生菌和中草药秘方调理鸡群,“我们平时投喂的是玉米、米糠、豆粕等,靠这个方子有效促进了鸡的吸收和营养补充,从而提升鸡蛋品质。”养殖场技术人员蒙经省介绍说。


李木辉展示刚刚拾取的“金粉蛋”。

通过“智能绿养”模式,养殖场产出的鸡蛋密实度高,将蛋打开,用牙签插入蛋黄不会倒,蛋清成团,无腥味。检测报告显示,其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鸡蛋高12%,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达到可生吃的标准,真正实现“安全+营养”双达标。目前养殖场有4万羽鸡,产蛋率接近98%,一天鸡场的产蛋量有3万余枚。

在品质稳定后,李木辉又走上了品牌升级之路。注册品牌、设计企业专属外包装和适合电商销售的小包装等,“我们计划在每个鸡蛋上打码,标注‘圣泉金粉鸡蛋’和生产日期。”李木辉表示,去年公司加入电商协会,尝试线上销售,开展直播,探索社区团购模式,希望将优质产品推向比香港更广阔的市场。

鸡场里探索农旅融合

养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李木辉告诉我们,早期因知识不足,鸡群密度过大,死鸡率高,后来通过参观学习,将每个鸡笼的鸡从4只调整为3只。虽然牺牲了25%的养殖量,却换来了更低的死亡率和更高的产蛋量。

“一只鸡从开始产蛋到结束周期最少10个月,最长可达一年。后期,可以用这些鸡制作酱板鸡、烤鸡等产品。”李木辉的话里彰显着生态养殖的智慧。此外,他还瞄准了农旅融合的路子,养殖场里,香瓜、西瓜、花生及各种有机蔬菜等正迎着阳光肆意生长,“过段时间,就可以吃到山泉水浇灌、鸡屎粪作肥长大的瓜果蔬菜了,欢迎你们到时候再来!”李木辉笑着。

目前,养殖场带动周边十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入3000元。李木辉也通过努力,带领公司荣获了桂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度阳朔电商协会“先进企业”、阳朔县“捐资助学,爱心企业”等多项荣誉,2024年受邀参加广西东盟食品糖酒博览会,成为阳朔农业产业化的标杆。

阳朔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阳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大力支持此类绿色现代化养殖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促进第一产业提质增效。

“5月底,我们将新增一批蛋鸡,将养殖规模扩大到7万羽,预计日产蛋量最高峰可达6万余枚,产值达1000万元。未来,我们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李木辉说。同时,计划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圣泉金粉鸡蛋”成为阳朔生态农业的金名片。

来源|桂林日报(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钟玲丽 覃庆芳)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