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个特暖的事儿,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山东烟台有个叫姜昭鹏的小伙子,因为救人错过了春季高考语文考试,结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做了个特别暖心的决定——专门为他安排补考,还用了副题,考场就设在济南商贸学院会议室,时间定在5月20号上午9点。这事儿一传开,评论区直接“炸锅”了,大伙都说:“这才是咱老百姓爱看的正能量!”
咱先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姜昭鹏是今年的春考考生,考试当天路上碰到有人突发疾病,他二话没说就跟着帮忙送医,忙前忙后折腾半天,等安顿好伤者,自己早就错过了语文考试时间。兜里还揣着没写完的准考证,边角都磨破了,可他却说:“只要兄弟没事,补考一百次都行。”更让人感动的是,被救的小李在ICU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哥呢?他赶上考试没?答题卡写名字了没?”同病房的阿姨说,小姜守在床边那股子认真劲儿,一看就是把朋友的命看得比啥都重。
消息传到网上,#山东为救人考生开补考先河#直接冲上热搜第一。你瞧瞧网友们的评论,那叫一个热闹。有人连着点了好几个赞:“为小姜的热血担当点赞!为小李醒来就念兄弟的纯粹点赞!为山东考试院‘破例护善’的格局点赞!”还有人说:“考试院这波操作,比作文满分更有教育意义!建议把这事写进教材,让孩子们知道善意不该被辜负,规则也能有温度。”
评论里最多的声音,就是夸山东考试院“有格局”。有网友说:“以前总觉得规则是死的,没想到这次能这么灵活,既保证了公平,又护住了善意,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还有人拿考试内容打比方:“语文考试不就考‘仁义礼智信’吗?小姜这事儿就是现成的满分答案,比卷子上写的更实在。”当然,也有人提建议,比如“直接录取”“加分奖励”,甚至有人说:“补考只是第一步,学校应该看看这样的学生,品德分满分,为啥不能破格录取?”
不过也有网友琢磨得更细:“这次补考用的是副题,难度和正式卷一样,单独设考场还全程录像,说明人家没破坏公平,只是给善意多开了一扇门。”还有人提到一起帮忙的滴滴司机和交警:“出租车师傅一路狂飙没废话,交警给开绿色通道,这事儿能成,是一群人在传递温暖。”
说实在的,这事儿看着是个例,背后却藏着大伙对“正能量闭环”的期待。以前总听说“好人没好报”,这次可好,小姜救人没耽误考试,伤者醒来先念着恩人,官方又及时回应民意,你看这一环扣一环,多让人舒心。就像有网友说的:“考场上有标准答案,但人生没有;所有守护生命的选择,永远值得被温柔以待。”
站在旁观者角度看,山东考试院这波“破例”特别有意义。它让大伙知道,规则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守护善意的工具。当一个社会愿意为善良“开绿灯”,其实是在告诉所有人:你的热血不会白流,你的担当有人兜底。就像评论里说的:“这才是最好的教育——不是只看分数,而是让孩子知道,品德比成绩更重要,善意比答案更珍贵。”
当然,也有人问:“为啥非得等3万多条留言才决定补考?一开始不能直接表态吗?”这话有道理,但反过来想,这次“破例”能成为范例,说不定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处理起来会更顺畅。更让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善良发声,愿意用留言、点赞去推动温暖的事发生,这不就是咱社会正能量的缩影吗?
最后想说,姜昭鹏补考的不只是一张语文试卷,更是一场关于“人性温度”的全民考试。当他走进单独设置的考场时,背后有万千网友的点赞,有被救兄弟的牵挂,还有整个社会对“好人有好报”的期待。希望这事儿能给更多人提个醒: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比分数更重要,比如热血,比如担当,比如永远相信“善意值得被守护”的那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