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小事,放在一个普通人家身上,你就会发现它沉重得如同一座大山,一个闪失或许就会成为压垮全家人的那根稻草。笔者还记得有一个女孩子,在高三时错听了老师们的指导,考进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院校,每年五六万的学费,可她的家境却异常贫困,连学费都是凑来的,她这样的高考结果直接让她家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当时要是没听那些老师的意见该多好啊。
同理,无论是考大学还是社会上的编制考试,任何主办方都应该格外小心对待,对于家境一般的孩子更应明白,这个孩子可能是全家的顶梁柱,不能耽误。
上千人的报名费,还不够出一张卷子?女孩喊话编制考试:别太懒了!
可是也许是编制考试太过频繁了,在主办方眼里看起来就很平常,随随便便举办一场也是考试,似乎没必要大动干戈认真去办,毕竟编制不像公务员那般正规,很多编制实际是事业单位或者各地中小学的教师编,好像确实不用太上心,只要按照往年的模式一板一眼地去举行就行。
可最近有一位女同学实在忍受不了了,因为她发现主办方太敷衍了,人家报名参加考试,出卷子本就是最起码的义务吧。
连卷子都懒得好好出的话,那大学生考啥呢?而她就真遇到了这样离谱的事。她要考的是一个小学美术教师的岗位,只招一人,可能是因为招的人数比较少,再加上美术教师一般和音体美合在一起。
所以主办方的意思是大家统考一张卷子就行,根本没必要单独分科出卷子。可这个女生忍不了,她打电话给主办方,得到的也只是对方干脆摊牌说出的一句实话:人家真是懒得出卷子。
但她就不明白,一个岗位如果有上千人报考,收了这么多报名费,难道还养不起一个愿意出卷子的老师吗?但这事儿其实还真不像这位女同学想象得那么简单。
音体美进行统考,用一张卷子,其实是挺正常的事儿
咱不能说这位女大学生太把自己报考的职位当回事儿了,不过确实如此,小学阶段的一些非主科的分科卷子,相对来说是比不上主科卷子那么受重视的。这些岗位的考试,其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是相互融合的。
所以很多地方为了节约成本,就把音体美放在一张卷子上考,直接考的内容通常是教育综合知识,这在各个地方都还算比较常见的做法,甚至有人觉得压根儿就没必要单独为这些科目分科出卷子。
既然要考这些科目相关的岗位,那考师范生相关的教育知识不就行了嘛。把考查各科目专业能力的环节放在面试和试讲阶段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毕竟笔试这个阶段本来就是相对笼统的,而一个学生能不能胜任具体科目的教学工作,还得看他在讲课环节的表现呀。
可是这个女孩子较真儿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鼓励,正是因为有这样较真儿的人存在,主办方才会慢慢更加重视考生们的体验,不至于随随便便就敷衍了事,进而导致一些特别优秀的考生没办法脱颖而出上岸。
就像山东有一位考生说,他们某市所有区所有学科用一张卷子,而且并非没钱,只是主办方想着统一考试,这种情况确实没法为其辩解,真的是比较敷衍。不过也有像江西全省考一套卷子,一天之内考完,这样提高了考试效率。
并且人家是分学段考的,比较科学。可能教师编考试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混合在一起考,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也没有修改的必要,大家最重要的还是要主动去适应规则,接受筛选。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