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日前启动“惠企政策集中走访月”活动,将政策解读、申报指导、问题纾困等全流程服务打包送进企业,使“政策库”与“需求池”精准对接,推动惠企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提升为企服务能力,要进一步细化服务“颗粒度”。为此,示范区在原有服务体系基础上全面升级,整合辖区特色资源,将服务细化到“一企一明白纸”。近期,示范区整理制定了《青岛轨道产业示范区助企惠企明白纸》,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支持等重点领域,梳理汇编了财税优惠、资金奖补、项目申报等30多项市级以上高频政策,奖补项目、奖补标准、咨询电话、申报网站、政策集成二维码等一目了然,并创新设计“一码通查”“一链通办”政策清单,让企业“看得懂、用得上、享得到”,便于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实际动力。
走访月活动期间,示范区人员通过深入工业园区、企业、楼宇开展上门走访,向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解读政策要点,现场发放“政策明白纸”,并按照“政策解读到位、申报指导到位、问题解决到位”的服务标准执行,打造“政策速递”服务链。
“三到位”服务标准的背后,是示范区对企业需求的深度洞察。对企业高频诉求,示范区明确提出当日就要作出积极响应。
在走访现场,青岛华金苑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楠阳颇力膜工业有限公司提出用工短缺问题,示范区综合部马上电话联系到世纪通运集团,经过进一步沟通需求,当天为两家企业解决了20余人的用工问题。
青岛先优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到“政策明白纸”后发现,企业上个月参加的一场境外展会可以享受青岛会展补贴政策。“上午,我们向示范区企业服务部询问这个政策,下午就接到了贸促部门的电话,咨询当日就得到明确答复。”该负责人感慨地说,明白纸就像政策字典,二维码一扫就能看到申报政策文件和申报窗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了政策直达的畅快感。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示范区企业服务部负责人表示,按照示范区管委提出的“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理念,下一步,将把集中走访转化为常态服务,让政策从“纸面”落到“账上”。目前,走访月活动已覆盖200余家重点企业,现场解决政策咨询问题86个,收集意见建议30条。此次活动将常态化开展,预计惠及区域内100%规上企业。示范区将通过构建全流程政策服务体系,建立“政策找企、服务上门”的新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