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我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铭记这一惨痛的教训,增强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个节日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防灾减灾的责任。
二、2025年主题解读
排查身边隐患
今年的主题“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强调了每个人都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积极识别风险,消除潜在的隐患。例如,在校园内,我们要检查教室和宿舍的电路是否老化,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在宿舍中,避免堆放易燃物品,不私拉电线;出行时,要远离山体滑坡易发区,避开积水路段。防灾减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自然灾害的防范与自救指南
1. 应对地震的自救方法:
防范措施包括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定期参与应急演练;在宿舍内避免在床边放置重物,防止坠落伤人。
自救方法:
室内:迅速躲到课桌下或墙角,用书包护住头部;
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到空旷地带蹲下。
2. 应对洪水的自救方法
防范措施包括关注天气预警,暴雨时避免前往低洼地带;准备应急包(含手电筒、饮用水、压缩饼干等)。
自救方法:
被困高处:利用通讯工具求救,或挥动鲜艳衣物吸引注意;
水中逃生:抓住漂浮物(如木板、塑料桶),保持面部朝上。
3. 应对泥石流的自救方法
防范措施:包括暴雨时远离山谷、河道,不强行通过积水路段;露营时选择平整高地,避开陡坡和堆积物。
自救方法:
发现泥石流迹象:向垂直方向(两侧山坡)撤离,切勿顺沟奔跑;
被困时:寻找大岩石或树木密集处躲避,减少碎石冲击。
4. 雷电天气
防范措施包括:关闭门窗,拔掉电器插头,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避免在树下、广告牌旁停留。
自救方法:
室内:远离金属门窗、水管,不接触带电设备;
室外:若无处躲避,下蹲低头,双脚并拢,降低身体高度。
5. 台风来袭
防范措施包括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定期参与应急演练;在宿舍内避免在床边放置重物,防止坠落伤人。
自救方法:
室内:迅速躲到课桌下或墙角,用书包护住头部;
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到空旷地带蹲下。
6. 火场逃生
防范措施包括:要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设备,确保它们没有损坏或老化。不要在室内使用明火,尤其是在易燃物品附近。配备灭火器并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自救措施:
保持冷静,逃生时应尽量弯腰或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遵循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指示的方向逃生;不要使用电梯逃生,在打开任何门之前,先用手背触摸门把手,如果门把手很热,说明火势可能就在门的另一侧,应选择其他逃生路线。
四、防灾减灾,你我共同参与
尽管自然灾害常常令人感到恐惧和无助,但通过科学的防范措施,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灾害所带来的风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携手并进,共同为防灾减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从今天起,携手同行,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而努力吧!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排版:杨欣妤
责任编辑:邹清博 刘心语
审核:胡笳 鱼莎
商学院商苑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