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前的自然生长,到如今满城繁花;从民间的喜爱,到官方的确认,深深融入城市血脉——
哈尔滨,丁香之城是这样炼成的
在城市形象的万千标识中
市花无疑是最具魅力与内涵的符号之一
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
人文景观、文化底蕴与精神风貌
在冰城 哈尔滨
丁香花正是这样一张
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
一座城市与一种植物
如何相互交融、共同成长
最终铸就“丁香之城”
记者带您探究这段丁香往事
适合城市自然条件, 暗合城市气质
哈尔滨与丁香花的渊源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彼时的哈尔滨还只是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渔村。那时候,暴马丁香、辽东丁香、红丁香这三个本土品种就已在此生长。后来,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俄侨迁入,也带来了新的丁香品种。许多俄侨在房前屋后种下丁香。每到春末夏初,盛放的丁香花香气四溢,为哈尔滨增添了别样的城市风情。
丁香花能够成为哈尔滨的象征,与其自身的特质密不可分。哈市园林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丁香具有开花早、花期长,花形繁茂,花香清新淡雅的特点,且生命力极强,非常适合在哈尔滨这样的寒地城市街路和公园绿地中栽植。“丁香高雅的气质、迎寒报春的特点,既象征着哈尔滨人民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高尚品格,又暗合了城市热情浪漫、开放包容的气质。”
1988年,哈尔滨确定丁香花为市花
到上世纪80年代,丁香已成为哈尔滨市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绿化树种。公开资料显示,到1988年,哈尔滨的丁香树近20万株,占绿化灌木面积的53% ,品种近11个,中山路、民生路等街道,兆麟公园、太阳岛等地,丁香随处可见,观赏丁香也成了市民夏日的休闲活动。
然而,多年来哈尔滨市花一直未有定论。为确定市花,自1982年起,哈尔滨市政府展开大量工作,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专业人士更是综合城市特点,将榆树作为市树、丁香作为市花备选,最终丁香以绝对优势胜出。
1988年4月12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丁香花为市花。同年10月,丁香花代表哈尔滨参加全国市花展览,从此成为哈尔滨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市城管局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最北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近年通过引进和栽培具有耐寒特性且花型、花色各异的丁香品种,通过孤植景观树、组团、群植等种植方式,利用各品种不同花期,延长丁香花的整体观赏期,在兆麟公园、斯大林公园、古梨园、儿童公园、黛秀湖公园、丁香主题公园,更可鉴赏丁香花花海景观。
在花期方面,哈市丁香集中赏花期从“五一”前后一直可以延续到6月末7月初。
5月初华北紫丁香、洋丁香和朝鲜丁香等陆续开花;
5月中下旬小叶丁香、蓝丁香及关东丁香相继绽放;
红丁香和辽东丁香5月底或6月初开花;
6月开花的有暴马丁香、金园丁香、北京丁香等。
市民与游客可以欣赏到白色、粉色、紫色、黄色等多色丁香景观。
从百年前的自然生长
到如今满城繁花
从民间的喜爱
到官方的确立
从最初的品种
到众多独具特色的新类型
丁香花早已深深融入
哈尔滨的血脉
数十年来
这张带着香味的城市名片
持续传递着哈尔滨
独具特色的城市品格
也让 “丁香之城” 的美誉愈发响亮
支持更多新闻 期待更多点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3120170003
来源丨 哈尔滨日报记者 霍亮/文 哈尔滨日报“手机记者” 刘俊华 徐振祥 刘亚东 门奎 西门剑客 王贵伟 发哥 依然 包振峰 许哥 许朝宁 吉祥 / 摄
编辑丨 张宗
责编丨 郭启迪
审核丨 范思瑶
统筹丨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