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延庆区全力推动“长城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打造具有延庆特色的“长城文化”教育品牌,让更多青少年成为长城故事的讲述者、“长城文化”的传承者。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一周年之际,5月13日下午,“我的长城我的家”延庆区中小学长城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延庆区第一中学拉开帷幕。活动以一场汇聚教学探索、艺术展演与成果发布的文化盛宴,深情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方位呈现新时代青少年对“长城文化”的传承实践。

“AI学者”走进跨学科课堂

解锁长城青砖奥秘

延庆区第二小学教师李岩通过跨学科融合的课堂设计,将厚重的历史与多元的知识巧妙结合,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殿堂的大门。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探秘家”,用拼图游戏揭开长城结构的神秘面纱,静静聆听青砖的建造秘密。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跟随着‘AI学者’的脚步,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去探寻长城的发展脉络。”延庆区第四中学黄亚惠、常贵良两位老师的跨学科课堂以沉浸式教学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从青砖古道间踏出知识的轨迹,在经纬纵横里读懂文明的脉络。



朗诵+舞蹈+情景剧

延庆学子“对话”600岁长城

延庆区第三小学童声朗诵《长城新韵——妫川少年的时代回响》、延庆区第一小学舞蹈合唱《长城歌谣》等节目,将长城精神与时代脉搏交融,以艺术形式弘扬爱国精神的深刻内涵。

“延庆区域内的长城大部分已经有600年了,无论我们长城保护人有多辛苦,也一定会把长城留给下一个600年!”延庆区第一中学的情景剧《青砖里的华夏基因》以生动的历史叙事,展现长城承载的民族精神内核。


活动现场,延庆区第一中学、延庆区八达岭学校、延庆区第二小学等10所学校获颁“延庆区长城文化精品校园”奖牌。延庆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对长城文化进校园下一步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并发布《延庆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系列成果集》。

建立“长城文化”师资库

开发特色研学线路

自去年5月31日延庆区发布《推进“长城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以来,延庆区教育系统构建“八个一”育人矩阵,整合资源打造“三个融合”模式,由区教科研中心牵头组织学校编写《延庆中小学生长城文化读本》《延庆区小学长城课程》,9月发放至40所中小学并分学段学科融入教学,还逐步建立起“长城文化”师资库。


延庆区中小学将“长城文化”传承与保护设为课后服务必选课程,全区40所中小学开设71个“长城文化”探究社团,涵盖芦苇画、掐丝珐琅、长城主题情景剧等多元形式,鼓励学生通过手工创作、艺术演绎等方式自主探究“长城文化”。

此外,区教委联合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物局、八达岭文旅集团等部门,开发多条“长城文化”特色研学线路,将石峡村等拥有长城资源的地点纳入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实地探访和志愿服务中践行保护使命。

守护长城守护家

延庆学子在行动

延庆区第二小学打造“童心长城博物馆”,“藏品”大都出自学生之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这方由学生用心构筑的文化空间里,学生化身长城文化的探索者、宣传者、创造者。结合学校《萌花萌芽长城探险记》校本课程,学校将“童心长城博物馆”打造成为学生长城文化研学、开展长城主题跨学科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和文化地标。



延庆区四海中心小学开展“长城之韵”科技游园主题实践活动。开幕式上,学生们展示“长城保护口令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申行运带来“千锤百炼的航天员”主题讲座,鼓励学生勇攀科学高峰。操场上,15个科技体验项目涉及航天、物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探索和文化传承的种子。



延庆区永宁学校举办“踏寻长城根脉,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主题活动,通过艺术展演与书画作品展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延庆区八达岭幼儿园组织幼儿跟随石峡村长城守护人、中(2)班梅子昊妈妈的脚步,开展“践行回信精神,家幼共护长城”巡护实践活动,旨在磨炼幼儿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积淀爱长城、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郝彬 杨旭

通讯员:侯宁

图片、视频:延庆区教委宣传中心

延庆区各学校

编辑:韩冲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