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大连劳模工匠走进校园传承创新火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通讯员 吴庆国

4月28日,“百名劳模工匠助百企百校行动”走进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大同小学。这是今年以来该项行动举办的第98场活动。

“百名劳模工匠助百企百校行动”是2025年大连市工会十项“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大连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为依托,采取企业和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订单式申请的方式,邀请“智库”中的劳模工匠走进企业、学校授课。课程内容涵盖“三个精神”传承、电工及电气、机械制造、钳工、数控及加工中心、焊接、安全环保、工作室建设、班组建设、工艺美术、教育、医学、工程技术管理等,涉及70多个技术工种,235名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参与授课。

此次行动覆盖大连市各个区市县和产业工会,全年计划为企业送课350场,为职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全市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送课200场。今年,大连市总工会联合市教育局重点拓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覆盖面,采取以点带面、逐渐铺开的形式,尝试在市内中小学设立劳模工匠兼职辅导员。今年以来,劳模工匠先后走进大连市第24中学、大连市第13中学、大连旅游学校、大连电子学校、辽宁师范大学附属职业中专、大连轻工业学校等学校,师生反响良好。

大连市第13中学高一年级姜同学课后表示,非常有幸能够聆听来自市劳动模范、大连轨道交通设计院张宏宇工程师为我们带来的这场关于地铁发展进程与大连地铁建设的精彩科普讲座,这场讲座,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城市交通科技奥秘的大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应只做科技发展的旁观者,更应成为未来的开拓者。在课堂上积累知识,在实践中锤炼能力,用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

大连市总工会2019年开始谋划创建“智库”。自2021年7月13日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整合资源、设计载体、建章立制,推进“智库”壮大规模、提升质量、发挥作用。以“智库”为载体,大连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走进大连”“劳模工匠助企行”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劳模工匠大讲堂”“名师带高徒”“挂牌揭榜”等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联合大连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大连中华职业教育社、市创新创业创投中心,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广泛开展以传精神、送技术、学技能为主的“六跨四送和双五进”活动,在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大连电子学校成立“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对推动全市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助力构建具有大连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