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多个交通执法站外,盘踞着“车虫”,他们通过买卖驾照分数牟利。“车虫”的存在,使得执法站外的秩序混乱不堪,不仅破坏社会公平,还助长了交通违法者的侥幸心理。去年7月以来,我市交管部门联合属地公安分局,对违法开展代办车驾管、违法处理等业务的非法中介进行严格整治。截至目前,已有5人被刑事拘留,21人被行政拘留。
去年7月24日,驾驶人陈某某到大兴机场分局交通警察支队执法站,处理一辆京牌机动车交通违法。窗口民警在核对证件时,发现该车行驶证在当日已办理过多次违法处理业务,且疑似伪造。
“陈某某出示的京Q牌照机动车行驶证,虽然做工精良、底纹清晰,但是行驶证的印章颜色、公安部专利防伪字体等存在疑点。”大兴机场分局交通警察支队执法站站长张扬介绍,在与陈某某交谈中,发现她漏洞百出,有买分卖分的嫌疑。
在对陈某某进一步调查时,民警发现其身上还携带了另一本京N牌照的行驶证。后经车管部门鉴定,陈某某携带的两本机动车行驶证都是伪造的。
民警当即对陈某某采取口头传唤措施,随着相关线索汇集,一个涉及多人、专门从事“买分卖分”违法活动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据陈某某交代,当天是非法中介王某丹,带着她和李某、张某某三人到执法站,为他人处理交通违法。每分是付给他们45元的价格,伪造的行驶证也是王某丹提供的。
根据陈某某的供述,大兴机场分局交通警察支队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调查。很快就确定了以王某丹为首,专门从事“买分卖分”违法活动的4人犯罪团伙。并会同属地分局,对涉案人员逐一展开抓捕行动。
去年7月29日,办案民警在河北省霸州市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丹,并查获了17本伪造的机动车行驶证。同时,也确定了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某机动车检测场工作的王某涛涉嫌制造、贩卖假行驶证。
去年8月6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民警将嫌疑人王某涛抓获,并在其居住地查获假行驶证12本,以及用于伪造证件的电脑、打印机、空白证芯、塑封膜等设备与材料。经调查,王某涛承认其使用从网上购买的材料和设备制造假行驶证。
至此,参与此次“买卖、使用伪造证件,从事“买分卖分”违法活动”的5名嫌疑人全部落网。其中3人被行政处罚;2人涉及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最终,陈某某、李某、张某某三名违法嫌疑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第2项之规定,构成了提供虚假证言的违法行为,已被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分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200元的处罚。非法中介王某丹、伪造证件的王某涛均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分别被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和有期徒刑3年3个月,并分别处罚金1万元。
北京公安交管局为民服务中心窗口组负责人王书清介绍: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设置公示监督举报电话点位364个,组织现场检查536次。覆盖全市41家执法站、173家检测厂、115家考试场、155家登记服务站、54家二手车交易市场。牵动主责单位对接属地分局223次、移交问题线索32个、清理劝离无关人员305人,对非法中介人员行政拘留21人、刑事拘留5人。
交管部门表示,市民发现非法中介相关信息,可通过122、110报警服务平台及交管12123等途径举报。对群众举报的情况,交管部门将及时转交属地交通支(大)队、车管所等部门落地查办,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来源:BRTV新闻(记者:赵昊 吴重柳)
编辑:霍天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