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公布,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吴登龙教授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傍晚,刚完成两台高难度手术的吴登龙走下手术台。当天,他顺利完成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和舌黏膜代尿道重建术,顾不上休息,又前往病房查看新入院患者。

早在2009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十几名医生全年手术量仅800多台,且多为常规手术。如今,在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吴登龙带领团队将年手术量提升至5000台。科室成为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前列腺学组组长单位,在疑难病症诊疗和科研上成果显著 。

在临床实践中,吴登龙专注尿瘘治疗。他创新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瘘术式,通过雄激素检测预判患者预后;首创的改良经肛膀胱直肠瘘修补术被《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推荐。他牵头建立中国首个尿道外科,推行尿道修复与男科功能康复一体化诊疗。同时,积极推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和双向转诊服务。

近些年,泌尿外科手术技术发展迅速,迭代很快。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吴登龙始终关注、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因为泌尿外科很多手术都是经尿道的微创手术,医源性尿道狭窄及尿道瘘患者正在增多。临床上,对于各种瘘的修补,不仅是泌尿外科的难题,也让很多外科医生退避三舍,因为这类手术耗时耗力,成功率不高。业界难题成为吴登龙不断攻关的目标。“患者一旦发生了瘘,意味着要面对感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弄不好最后插上各种引流管,很痛苦,生活质量会变得很差。”

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吴登龙对尿瘘手术和复杂性尿道狭窄的诊治做了大量创新工作,带领团队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建尿道外科,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术后的勃起及尿控功能。此外,他还十分擅长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手术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


吴登龙在给患者做手术

“一些前列腺肿瘤切除后,侵犯了直肠容易造成直肠瘘,我们实践提出经肛门电切后进行膀胱直肠瘘修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吴登龙介绍,随着中老年泌尿系统的肿瘤发生率、检出率越来越高,其诊治和研究将是未来的热点。吴登龙带领团队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及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不懈努力,为了让前列腺癌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他首创前列腺癌光声诊断系统,与超声成像相比,该诊断系统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肿瘤结构信息。通过磁共振超声融合穿刺取样,同济医院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提高30%以上,更多的患者获得根治手术的机会。

以往提及泌尿外科,很多人误以为是“男科”,其实女性泌尿系统的疾病也归属其中。一位20多岁的女孩,经过多次手术,腹部满是疤痕,漏尿的问题却依然没解决。她辗转多家医院后,找到了吴登龙。“一端连接着肠,一端是膀胱,还有一端通向体外,我们要在女孩身体‘三通’的地方补瘘,操作要求很高,缝合很困难。”吴登龙回忆道,当时通过微创的方法将瘘管切除并修补,一次性解决了患者长期以来的困扰。

此后,对于治疗女性宫颈癌术后阴道直肠瘘,吴登龙团队另辟蹊径,通过利用新材料、经阴道改良修补等方法,让大量宫颈癌放疗术后的尿瘘患者获益。

原标题:《四十年深耕泌尿外科,吴登龙教授获评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栏目编辑:郜阳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