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与时间的激烈赛跑中,“120”指挥调度员宛如这场“生死时速”的发令员。在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们每一次精准派车,都凝聚着团队协作的智慧与力量,更彰显着敬佑生命的崇高责任心。
深夜“方言迷雾”中寻踪
5月10日深夜,尖锐的电话铃声划破寂静。听筒那头,嘈杂声与争吵声交织,随后传来急切的呼喊:“苗X村,要沂源县救护车。”起初,调度员韩群以为只是一次寻常急救,然而,在对方含糊说出“苗X村”后,电话便再无回应。韩群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关乎生死的“断线报警”,绝不能放弃。可地址究竟是什么?苗山村还是苗家村?韩群多次回拨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她迅速将情况报告给当班班长。调度班长郭雪反复聆听报警录音,仔细辨听、琢磨每一个细节,最终成功确认地址并派出救护车。医院接到指令后迅速响应,尽管无法与病人取得联系,仍毅然奔赴现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病人,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谎报者“模糊坐标”里排查
就在前几日,调度员徐琳琳接到一通断断续续的求救电话:“你好,在周村**宿舍西边,是精神病医院吗?”话未说完,电话便挂断了。徐琳琳多次回拨,均无人接听。她依据模糊定位快速锁定目标区域,立即调派淄博一四八医院出车。调度团队不放过任何细节,借助技术手段锁定来电区域,联动辖区派出所,排查周村区精神卫生中心是否存在自行就医可能,展开地毯式搜寻。救护车在3公里范围内反复巡查。面对“可酌情放弃”的建议,调度员们坚守岗位,深知一旦放弃,就可能让患者生的希望破灭。经过90分钟的调度与搜寻,最终确认是有人恶意报警。
醉酒者“流浪呼救”中施救
深夜的静谧被电话铃声撕破,调度员赵阳阳迅速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声音:“我在曹……营,赶紧来。”经仔细询问,得知是一名务工人员在街边醉酒,意识不清。面对范围广泛的曹营劳务市场,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迅速出诊。位置与病情的不确定性让出诊人员神情凝重。最终,他们发现一名衣衫褴褛、酒气熏天的男子。男子因醉酒抗拒配合,对医护人员谩骂、推搡,但出诊人员毫不退缩,小心翼翼固定其身体,防止搬运时造成二次伤害。尽管男子身份不明,可能无法支付医疗费用,急救人员仍以最敬业的态度、最专业的技术争分夺秒施救。
这些电话呼救与充满不确定性的救援背后,是淄博市“120”指挥中心团队凝聚的力量与挺膺担当的责任心。无论是面对病人病情突变,还是突发紧急救援事件,他们都不是孤军奋战。只要接警台铃声响起,一张由技术、制度、情感编织的“生命网”便悄然张开,托起生命的力量,照亮至暗时刻。在这守护生命的网络中,没有孤军奋战,只有同心协力,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通讯员刘彦 杨彦茹 记者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