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退休了总该歇歇了吧?帮儿子带带孙子?”李大爷坐在老友赵明华家的沙发上问道。

“带什么带,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这回非得出去走走!”赵明华语气坚定,脸上带着久违的兴奋。

“那你儿子媳妇不得炸锅?”

“炸就炸呗,我这一辈子,啥时候真为自己活过?”

赵明华妻子陈桂芳端着茶进来,脸上挂着忧虑:“明华,刚才小刚又打来电话,说他们实在太忙,希望我们帮忙带带小虎...”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赵明华猛地一拍桌子,“我们的旅行计划不能改!”

客厅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在微风下轻轻摇晃,没人能预料到,这个决定将在三年后带来什么。

01

赵明华和陈桂芳刚退休,儿子赵小刚和儿媳王丽马上提出让他们带孙子。赵小刚在证券公司上班,王丽是会计,两人工作都很忙。

“爸,妈,你们现在有的是时间,帮我们看看小虎吧。”周末吃饭时,赵小刚试探着说。

老两口互相看了一眼。

“小刚啊,带孩子很累的。”赵明华放下筷子,“我跟你妈都六十多了,力气大不如前。我们有别的打算。”

“什么打算比帮儿子带孙子重要?”王丽插嘴,语气不太好。

陈桂芳叹气:“丽啊,我和你爸干了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想趁还能走得动,出去看看。”

“妈,现在哪有老人不带孙子的?”赵小刚皱眉,“我同事的孩子全是爷爷奶奶带的。这不是咱们的传统吗?”

“传统也能变。”赵明华声音提高了,“小刚,你们都是有本事的年轻人,能找到办法的。”

气氛一下冷了。三岁的赵小虎不敢吃饭了,怯生生地看着大人们。

“行吧,既然这样,那就算了。”王丽站起来,“走,小刚,我们回家。小虎,跟爷爷奶奶说再见。”

“丽,别生气,我不是那个意思...”陈桂芳想挽留,但王丽已经抱起孩子。

“不带就不带,我们自己也能照顾好孩子!你们就自己去玩吧!”王丽气呼呼地说,拉着赵小刚走了。

儿子一家走后,家里很安静。陈桂芳收拾碗筷,眉头紧锁:“老赵,我们是不是太自私了?别人家老人不都帮着带孙子吗?”

赵明华叹气,站到窗前看着儿子一家远去:“桂芳,你觉得我们对不起小刚吗?从小到大,我们没亏欠过他。现在我们想为自己活一回,有错吗?”

夫妻俩不说话了。他们确实对儿子很好,供他上了好学校,买了婚房,孙子出生时也给了不少钱。但现在,他们只想趁身体还行,出去看世界。

“老赵,要不我们再跟小刚好好谈谈?找个中间办法?”陈桂芳说。

“行,再谈谈。”赵明华点头,“但我主意不会变。这辈子,我们还能有几年能自由自在地走走看看?现在不去,就没机会了。”



之后几天,老两口多次想跟儿子沟通,但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聊两句就挂了。

一个月后,赵小刚终于带着媳妇孩子又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一份“家庭协议”:老人每周帮带三天,其他时间随便安排。

“爸,妈,这是我跟丽商量的结果。”赵小刚很诚恳,“我们懂你们想有自己生活,但也希望你们能体谅我们。”

赵明华看看协议,又看看儿子,最后摇头:“小刚,谢谢你们考虑,但我和你妈决定不会变。我们打算环游世界,可能一去就是几年。”

王丽听到这话,忍不住了:“好啊!你们真狠心!根本不关心小虎,不关心我们家!”

“丽!”赵小刚想拦她,但晚了。

“不,我要说清楚!”王丽激动地喊,“结婚前你们说会帮忙带孩子的,现在不认账!小虎这么可爱,你们居然舍得丢下他去玩!”

陈桂芳眼睛红了:“丽,我很爱小虎,但是...”

“没但是!”王丽打断她,“不带就不带,我们自己能照顾好孩子!你们就去玩吧,别管我们!”

说完,王丽拉起小虎往外走。赵小刚为难地看了父母一眼,最后还是跟着媳妇走了。

这次吃饭又不欢而散。但这次,老两口的决心更坚定了。他们知道,如果不行动,这种争吵会一直持续下去。

“老赵,我决定了。”晚上,陈桂芳躺在床上说,“我们该按自己的计划走。小刚他们总会明白的。”

赵明华握住妻子的手:“桂芳,你说得对。我们这辈子,还没真正为自己活过。现在,该是时候了。”

就这样,经过再三考虑,两人最终决定:不再勉强自己,要去追求年轻时没实现的梦想。他们要环游世界,趁着还能走得动,去看看外面的精彩。

02

赵明华开始行动了。他们住的是市中心一套三居室,位置很好,但对两老人来说太大了。赵明华提出卖掉这套房子,换一套郊区的小公寓,剩下的钱用来旅行。

“这房子卖了,小刚知道会更生气的。”陈桂芳担心地说。

“这是我们的房子,不是他的。那套新房不是给他买了吗?”赵明华有点不满。

两周后,房子卖出去了,老两口搬进了郊区的小公寓。这套房子只有两室一厅,但阳光好,环境安静,最重要的是,他们手里多了一笔旅行钱。

搬家那天,赵明华想告诉赵小刚新地址,但电话打过去,儿子只冷冷地说:“知道了。”就挂了。

“小刚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赵明华叹气。

陈桂芳安慰他:“他可能需要时间接受。等我们旅行回来,他的气也该消了。”

走前几天,陈桂芳偷偷去了趟儿子家。赵小刚不在,王丽开的门,看到婆婆,脸色立刻变了。

“妈,您来干啥?是不是后悔了,想来帮我们带孩子了?”王丽冷冷地说。

陈桂芳摇头:“丽,我和你爸要出去旅行了,可能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来是想看看小虎,给他留点东西。”

王丽犹豫了一下,还是让陈桂芳进了门。小虎正在客厅玩玩具,看到奶奶,立刻跑过来:“奶奶,奶奶!”

陈桂芳抱起孙子,眼泪差点掉下来。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存钱罐和一封信:“小虎,奶奶要去很远的地方,给你带好多好多礼物回来。这个存钱罐和信你要好好保存,等奶奶回来再给你看,好吗?”

小虎懵懂地点点头,接过了存钱罐。

陈桂芳转向王丽:“丽,不管你们怎么想,我和你爸这次出去,真不是为了逃避责任。我们只是想趁着还能走,去看看这个世界。希望你能理解。”

王丽没说话,只是别过脸去。陈桂芳知道,这个话题没法继续了。她亲了亲孙子的脸,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回到家,赵明华看到妻子红肿的眼睛,也没多问。他知道告别总是很难的。

走前一天,老两口请了几个老朋友吃饭,顺便告别。没想到饭局上,朋友们的反应也出乎意料。

“老赵,你们这是要丢家舍业啊?”退休多年的老同事李明忠半开玩笑地说。

“是啊,现在哪有老人不帮着带孙子的?你们这么做,太不管家了吧?”另一位女同事也跟着说。

赵明华没想到连朋友们也不理解:“我们只是想出去旅游,又不是不回来了。难道退休了,就只能在家带孙子吗?”

“那是当然!”李明忠的老伴插嘴,“我们家老李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虽然累点,但看着孙子健康长大,心里多高兴啊!你们这么做,太自私了!”

饭局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回家路上,赵明华心情很沉重:“看来,在别人眼里,我们确实是自私的老人。”

陈桂芳握住丈夫的手:“老赵,我们没错。现在的年轻人,谁不是自己带孩子?如果小刚他们实在有困难,我们可以给钱他们请保姆,但不能因为别人的闲话,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赵明华点点头,心里的不安慢慢消了。第二天一早,两人背上行囊,锁好家门,坐上了去云南的火车。旅行,正式开始了。

03

云南第一站是昆明。下了火车,两个老人拖着行李,站在熙熙攘攘的车站,一时有点懵。

“老赵,我们该去哪儿呢?”陈桂芳有点紧张地问。这是他们第一次没跟团,完全靠自己规划的旅行。

赵明华掏出手机,打开地图软件,但一时又不太会用。他们站在原地摆弄了好一会儿,直到一个年轻人主动上前帮忙。

“叔叔阿姨,需要帮忙吗?”年轻人热心地问。

赵明华有点尴尬:“小伙子,我们想去附近的酒店,但不太会用导航。”

年轻人笑笑,帮他们设置好导航,还耐心教他们怎么用。临走前,他还建议:“叔叔阿姨,你们可以下载一个打车软件,这样出行更方便。”

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两人顺利入住了酒店。第一天晚上,他们就在附近的小吃街解决了晚餐,尝试了过桥米线和各种当地小吃,陈桂芳兴奋地拍了好多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接下来几天,他们慢慢适应了自助旅行的节奏。赵明华学会了用导航和打车软件,陈桂芳则负责查找攻略和订酒店。他们去了滇池、石林、大理、丽江,每到一处,都被当地的美景和风情吸引。

在大理古城,他们遇到了一对同样退休旅行的老夫妇,陈大爷和王阿姨。四个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朋友。

“我们今年刚退休,就决定环游中国。”陈大爷笑着说,“孩子们开始也不理解,但看我们玩得开心,也就支持了。”

王阿姨点点头:“现在'银发一族'自助旅行的越来越多了。我们有个微信群,里面都是像我们这样到处走的老人,大家互相分享经验和攻略,特别有意思。”

赵明华夫妇高兴地加入了这个微信群。通过群里的交流,他们得到了很多实用的旅行建议,也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旅行的第一个月,赵明华每周都会给赵小刚打电话,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无人接听或者草草了事。唯一一次视频通话,是陈桂芳提前约好的,想看看孙子。



视频那头,小虎似乎已经不太记得爷爷奶奶了,一直躲在妈妈身后。王丽全程冷着脸,敷衍地应付着陈桂芳的问候。通话结束后,陈桂芳难过了好一阵子。

“别想那么多了,孩子小,记性不好,等我们回去,他很快就会记起我们的。”赵明华安慰道。但他心里也清楚,这种疏远只会越来越严重。

随着旅行的继续,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每到一处,赵明华都会认真学习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陈桂芳则喜欢和当地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这种深度旅行的方式,让两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前,赵明华拍下了陈桂芳灿烂的笑脸。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不理解和委屈都值得了。这才是他们想要的晚年生活:自由、充实、有意义。

随着旅行技巧的提升,两人也越来越自信。赵明华学会了订飞机票和火车票,陈桂芳则成了摄影高手,拍出的照片获得了朋友圈的一致好评。他们慢慢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变成了从容淡定的资深旅行者。

但每次视频通话,赵小刚一家的态度都越来越冷淡。到了半年后,连视频通话都变得困难,大多是王丽接听,敷衍几句就挂断了。小虎在电话那头,也越来越不认识爷爷奶奶了。

“小刚他们还在生气呢。”一次通话后,陈桂芳叹了口气。

赵明华安慰道:“给他们一点时间吧。我们不也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生活吗?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

陈桂芳点点头,继续整理刚拍的照片。屏幕上,两个老人站在雪山前,笑容灿烂,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

04

国内的知名景点走了大半后,赵明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桂芳,要不我们去国外看看?”

陈桂芳有些犹豫:“国外?我们英语也不好,行李箱里的钱够吗?”

“钱够!我算过了,房子卖了换公寓还剩不少,再加上我们平时的积蓄,去东南亚和日本绰绰有余。至于语言,现在有翻译软件,问题不大。”赵明华兴奋地说。

经过一番准备,两人决定先从泰国开始他们的海外之旅。办理护照和签证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很快,他们就踏上了飞往曼谷的航班。

刚到泰国,语言确实是个问题。虽然有翻译软件,但操作起来还是有些不便。好在泰国的旅游业发达,很多地方都有中文标识,加上当地人的热情,他们很快就适应了。

在曼谷的大皇宫,陈桂芳被金碧辉煌的建筑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赵明华则对泰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买了好几本介绍泰国的书籍,晚上回酒店就认真阅读。

“老赵,你看,这是我们在大皇宫拍的照片。”陈桂芳把手机递给丈夫,上面是他们在金色佛塔前的合影。

赵明华笑道:“挺好的,发朋友圈吧,让那些说我们自私的人看看,退休生活还可以这么精彩!”

陈桂芳犹豫了一下:“发了会不会让小刚他们更生气?”

“随他们去吧,我们活着又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赵明华说完,自己拿过手机,把照片发了出去。

朋友圈里很快有了反响,大多是赞叹和羡慕。但也有人留言说:“看着是挺好,就是不知道家里的孙子谁在带?”这样的阴阳怪气。

赵明华没有理会这些评论,继续和妻子享受旅程。从泰国到越南,再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他们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每到一处,他们都会尝试当地特色美食,了解当地风俗,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在巴厘岛的一家民宿,他们认识了一对来自美国的退休夫妇,杰克和玛丽。虽然语言不通,但借助翻译软件,两对老夫妻竟然成了好朋友。

“你们中国老人很少像你们这样独自旅行,大多都是带着孙子。”杰克通过翻译软件说道。

赵明华点头表示认同:“在中国,老人带孙子是传统。但我们想要不一样的晚年生活。”

“太棒了!”玛丽竖起大拇指,“人生苦短,一定要趁着还能走,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这番交流让赵明华夫妇倍受鼓舞。他们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以便更好地与外国朋友交流。陈桂芳甚至在一个旅游博主的鼓励下,开设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分享他们的旅行故事。

令他们惊讶的是,这个账号居然吸引了不少粉丝。大家被两个老人勇敢追梦的精神所感动,每天都有人留言鼓励他们继续前行。一位网友留言说:“看到赵爷爷赵奶奶的旅行,我才明白,原来退休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东南亚之后,他们又去了日本、韩国,甚至远赴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每到一个国家,他们都会认真了解当地文化,尝试当地美食,结交当地朋友。赵明华的英语进步飞快,已经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了。

然而,与儿子一家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半年一次的视频通话变成了一年一次,每次通话也是草草了事。到了第二年,甚至连电话都打不通了。赵明华尝试发微信,但总是石沉大海。他们只能通过共同的亲友,偶尔得知儿子一家的近况。

“听说小刚最近工作很忙,好像在做什么投资。”一次,老同学李明忠在微信上告诉赵明华。

“小虎呢?上幼儿园了吗?”赵明华关切地问道。

“好像是上了,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小刚很少跟我们联系了。”李明忠回复道。

这样的消息总是让赵明华夫妇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儿子一家生活还算正常,担忧的是这种疏远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老赵,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一天晚上,在罗马的一家小旅馆里,陈桂芳突然问道。

赵明华沉默了一会儿:“我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我知道,如果当初我们留下来帮他们带孙子,现在一定会后悔。桂芳,我们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时候真正为自己活过?”

陈桂芳点点头,不再多言。窗外,罗马的夜色如梦似幻,远处的古罗马斗兽场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雄伟。这一刻,他们的心里都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和珍视。

05

旅行进行到第三年的春天,两人正在法国巴黎游览卢浮宫,突然赵明华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差点摔倒。

“老赵,你怎么了?”陈桂芳惊慌地扶住丈夫。

“没事,可能是太累了。”赵明华勉强笑了笑,但脸色明显不对。

回到酒店后,赵明华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出现说话不利索的症状。陈桂芳急忙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当地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通过翻译软件告诉他们:“赵先生有轻微的中风症状,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陈桂芳一下子慌了神。在异国他乡,面对陌生的医疗系统和语言障碍,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几天后,赵明华的情况稳定了下来,医生建议他回国进行更系统的治疗和康复。

“老赵,我们回家吧。”病房里,陈桂芳握着丈夫的手说道。

赵明华点点头:“嗯,是该回去了。我们已经走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风景。”

“你说小刚他们,会理解我们吗?”陈桂芳担忧地问。

“不知道,但我不后悔我们的决定。”赵明华轻声说,“这三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充实的日子。”

陈桂芳眼眶湿润:“我也不后悔。我们看了那么多美景,认识了那么多朋友,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

出院后,两人取消了后续的旅行计划,准备回国。临行前,他们整理了这三年的旅行照片和纪念品,装了满满两大箱。

“这些都是要给小虎看的,等他长大了,会明白爷爷奶奶为什么要出去走走。”赵明华说道。

回国前,赵明华再次尝试联系赵小刚,但电话依然无人接听。他给儿子发了条短信:“小刚,我和你妈要回国了,很想你们。”但没有收到回复。

“算了,等我们回去再说吧。”赵明华叹了口气。

回国的航班上,两人都有些紧张。三年没回家了,不知道一切变成了什么样子。陈桂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那里记录了他们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泰国的水灯节、日本的樱花季、意大利的古罗马遗迹、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要不要提前告诉小刚我们回来了?”陈桂芳问道。

赵明华想了想:“不用了,给他们一个惊喜吧。我们先回自己家,休息一下,然后再去看他们。”

陈桂芳点点头,靠在丈夫肩上,慢慢睡去。窗外,白云苍狗,故土渐近。

回到家的那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两人拖着行李,站在自己的小公寓前,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终于回家了。”陈桂芳深吸一口气,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屋子里有些闷,但一切都保持着他们离开时的样子。赵明华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流通进来。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决定第二天去看儿子一家。



“你说小刚他们会不会搬家了?”睡前,陈桂芳突然问道。

“应该不会吧,那套房子是我们给他们买的,位置那么好,没理由搬走。”赵明华思考着,“不过,先打个电话确认一下也好。”

但电话依然无人接听。赵明华又联系了几个共同的朋友,都说最近没见过赵小刚一家。这让两人越发担心了。

“明天一早,我们直接去他家看看吧。”赵明华决定道。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就出发了。他们带上了给孙子的礼物,坐公交车来到儿子家所在的小区。三年过去了,这里变化不大,只是多了几家新店铺。

走进小区,来到儿子家的单元楼下,赵明华突然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陈桂芳问道。

赵明华指着楼上:“你看,小刚家的窗帘变了。”

陈桂芳抬头一看,确实如此。三年前,儿子家的窗帘是浅蓝色的,而现在却换成了深红色。

“可能是他们换了新窗帘吧。”陈桂芳说道,但心里也开始不安起来。

两人乘电梯上楼,来到儿子家门口。赵明华按响了门铃,等待着。

门铃响了很久,没人应。赵明华又按了几次,还是没反应。

“会不会是出门了?”陈桂芳猜测道。

赵明华拿出手机,再次拨打儿子的电话,依然无人接听。正当他们犹豫要不要先回去时,邻居家的门开了。

一位中年妇女探出头来:“你们找谁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