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食品药品环境知产犯罪治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在食药安全、生态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聚焦“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犯罪治理”议题,旨在通过经验交流、思想碰撞,进一步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源头治理与法治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本文为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资深副会长张文虎在论坛上的致辞,整理以飨读者。



张文虎

尊敬的高贵君教授、李春雷教授、刘筠筠教授、王灿发教授,尊敬的苏号朋会长、厉梁秋会长,以及各位专家学者,下午好!非常荣幸代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和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参加第三届京都食品药品环境与知产犯罪治理论坛。首先,我向主办方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和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搭建这样一个汇聚多方的交流平台,为推动食品药品安全与犯罪治理的协同共治作出贡献。

食品药品安全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随着全产业链的复杂化与全球化发展,安全与犯罪问题已向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等各个环节蔓延。从假冒伪劣、跨境走私,到侵犯商业机密、行贿受贿,犯罪手段愈发隐蔽;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更使犯罪形态呈现出智能化、网络化甚至深度伪造的新特征。例如,不法分子利用AI进行证据伪造与数据篡改,通过算法推荐兜售非法保健品。这些新型犯罪行为,对传统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我认为应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全产业链协同治理。从原料溯源到终端销售,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动态监测体系,推动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双轮驱动”,形成闭环管理。

第二,积极运用新技术赋能监管。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借助AI和大数据实现风险预警;同时,需警惕技术滥用导致的深度伪造等新型犯罪,提前构建法律与技术双重防御体系。

第三,完善多元共治格局。今天论坛中社团分中心的设立与专家聘任,正是凝聚各方专业力量的典范。未来,我们期待与法学界、科技界、企业界深化合作,在打假维权、标准制定、公众科普等领域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底线,创新是治理升级的引擎。让我们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携手构建更智能、更具韧性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保驾护航!谢谢大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