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小米汽车,又有新争议了。
就在今天,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最新修改了微博设置,只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用户进行评论。
从高速智驾事故,到私自限制马力,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一路顺风顺水的小米汽车,似乎出现被流量反噬的信任危机。
雷军也终于坚持不住了。
这次风波,还要从上个月说起。
随着小米SU7 Ultra交付,部分用户不安全驾驶的事时有发生。小米为防止动力被滥用,4月底在车机新版本上推出“圈速考核解锁马力”新规,要求车主需在官方指定赛道完成计时圈速,且成绩优于标准线,才能解锁1548马力,否则只有大约900马力。
不过,1548马力是Ultra的重要卖点之一,不少用户认为,小米这一限制侵犯了车主权益,不能擅自做出决定。
然而,“马力锁”事件还未平息,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又出事了——部分车主发现,自己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与原型车存在差异,原型车风道为贯通式,量产版仅保留表面开孔,内部未形成有效气流通道。
博主测试
这就存在“货不对板”的嫌疑了。
随后,小米汽车立马发文致歉并推出补救措施,这次车主非但没有接受小米的补救方案,还自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联合退车潮”,直指小米“虚假宣传”“设计欺诈”。
小米凭借雷军的个人IP和营销造势,一度成为“现象级爆款”,但高关注度也放大了负面事件的影响。
一位车主直言:“当初冲着雷军的承诺下单,如今却感觉被‘参数狂欢’误导。”
马云曾说过:“人可以把你神化,但你千万不能把自己神化。我就是个平凡的人,是生活时代造就了我,那些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干的。”
这话很适合现在的雷军。
5月10日,在微博上暂停更新个人动态1个多月后,雷军又开始分享起了个人生活。
他说,“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
将时间线拉回1年前,小米“3年磨一SU7”成功后,雷军还是舆论场中“新造的神”。
仅1年过去,时移世易,情况殊异。
理由很简单:在许多人眼中,小米=雷军。
虽然不是全部,但确实有些米粉买小米汽车,跟粉丝为爱豆打Call有着逻辑同构性,最起码他们是因为信雷军所以信小米汽车。
雷军当然没法为所有事情负责,但“小米=雷军”的泛在化认知作为企业家IP的衍生品,必然会裹挟他。
雷军可能仍是那个雷军,小米也许还是那个小米,但舆论从来没有“稳定内核”。
很多网民对你锦上添花时,不需要太多理由,只需要一点:你此刻很成功。要锦上添花,360°里总能找出一堆夸的理由来。
对你落井下石时,也不需要太多理由,只需要一点:你眼下正受挫。要落井下石,360°里也总能找到一堆批的依据来。
ai生成图
舆论的两面性在掺入饭圈的极端性后,会变得愈发不可控,这就导致铁杆粉托起的舆论阵地天然带有不稳定性。
要知道,玫瑰带刺,饭圈有毒。
当光环褪去,雷军也仅仅是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