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实边界联检。调整完善市政府分管领导负总责,民政部门抓落实,有关部门、镇(街道)配合的工作机制,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凯里市边界领域排查调处应急预案》,联合毗邻县(市)常态化开展边界联检,强化日常看护,实现“界线清晰、界桩无损、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管理目标,确保边界地区社会安全稳定。通过强化市、镇、村三级工作队伍建设,实现工作人员的延续性和专业性,确保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截至目前,共调整“镇(街道)界桩维护员”25名。
二是强化机制保障,做细边界联防。制定完善《凯里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界线管理档案查阅利用制度》《凯里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界线管理档案鉴定、销毁、移交制度》,及时收集文字和影像资料,按照界线档案管理规定立卷、归档和备案。选派熟悉边界情况的老同志指导边界联检、埋设界桩等工作,做到边界联检工作流程、任务、标准、要求“四个统一”,并通过定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置。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整理边界线走向说明、协议书附图、界桩登记表、检查记录和联检报告140份;完成1条州级界线、5条县级界线的联合检查,累计巡查里程322.58公里,维护界桩15个,界线走向清晰率达100%。
三是强化区域协同,实现边界联建。与毗邻县(市)建立“轮值牵头、联合踏勘、问题共商”机制,2023年,联合印发《凯里市 丹寨县 台江县 麻江县 雷山县 黄平县平安建设联席会议制度》;2024年与福泉市联合制定《创建平安和谐边界协议书》《创建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福泉市民政局 凯里市民政局开展2024年度平安边界联检活动方案》,组建专项工作组,确保任务按时保质完成。通过强化区域协同,以平安边界建设为载体,与边界毗邻地区加强协调联系,采取联会、联防、联治、联调、联创等协作方式,实现平安边界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凯里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