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5月1日,一场以“桦韵飞彩”为主题的树皮画艺术展在太原市植物园拉开帷幕。此展览汇聚了王吉喜80余幅树皮画作品,通过自然材料与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展现生态文明理念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据悉,此次树皮画艺术展将持续至10月1日。



树皮画的生态美学。王吉喜树皮画以天然桦树皮为创作媒介,其纹理、色泽与质感皆源于自然。以原始图腾和抽象线条展现对自然的敬畏,通过精心挑选树皮、反复折叠、纯手工撕扯等技法呈现山西交城大山里的四季变迁。如《秋景归帆》,以桦树皮作为主要材料,从整体意境来看,秋景的宁静与归帆的动态相互融合。秋天的景色往往是安静的,没有夏天的喧嚣和燥热。归帆的出现,虽然是一种动态,但并没有打破这种宁静,反而与之和谐共生。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和平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秋景中的水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律动。“远岫含烟”在诗词、绘画等传统艺术中是经典意象,王吉喜的《远岫含烟》,与“远岫含烟”所蕴含的悠远、沉静意境有契合处,将那瞬间的自然美感凝固于作品中,展现自然的静谧与深邃,被观众誉为“凝固的生态史诗”。这些作品不仅展现自然之美,更是以废弃的桦树皮为原料,将生态保护与艺术创作结合,实现“变废为宝”,传递“取法自然、物尽其用”的生态智慧。



树皮画的乡土记忆。树皮画不仅是艺术,更是非遗的重要载体。王吉喜的树皮画创作,承载着交城人的集体记忆。他幼年跟随曾祖父王金柱和爷爷王锦德在山间采集树皮,耳濡目染中领悟“取法自然”的创作哲学。其首个作品《玄中寺》,在表现森林与山石方面处理得极为出色,观众既能感受到交城山风掠过树皮的粗粝触感,又能触摸到千年古刹的晨钟余韵。“南有九寨沟,北有庞泉沟。”庞泉沟依山秀水、风景秀丽,蜿蜒曲折中透出她绰约典雅的迷人风姿,这颗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有着无比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王吉喜的《庞泉涧溪》中,山石嶙峋,溪流潺潺而下,几缕山岚浮动,周边植被点缀。整体营造出清幽空灵之境,仿佛让人置身于静谧的山林溪涧,尽显自然之美与艺术的巧妙融合,传递出一种远离喧嚣的悠然意境。吸引数万观众见证“山水交城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成为乡土文化的活态载体。



树皮画的技艺传承。让“非遗”传下来,更要让其“活”下去。激发青少年传承保护“非遗”的热情,厚植人才沃土,“非遗”传承也就有了源头活水。“非遗进校园”成为“非遗活态传承”有效手段之一。作为交城县非遗传承人,目前,王吉喜正与太原市植物文化馆探索“非遗树皮画”传承模式。“下一步,我将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非遗+研学’等活动,助力交城‘非遗’产业健康发展,让千年古县的山魂水韵通过树皮肌理的现代转译,升华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同时,我将通过‘树皮画+’,相互挖掘彼此价值。在传统手工树皮画的基础上,以“树皮画+”的理念进行产品研发,衍生如书签、冰箱贴、居家装饰画等备受人们青睐的产品。”王吉喜信心十足地说。(李娟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