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圣(张伟)题《破界》
画家觉圣(张伟)在拉萨
觉圣(张伟)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五台山佛教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香港美术家协会佛教绘画艺委会主任,中国金融画院副院长,金融画院水墨画院院长,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
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北京民族大学美术系。曾为《今日中国美术》副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编审、《今日先锋》美术总监。
2012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家,荣获“2012年、2014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艺术造像”十位著名国画家创作提名奖。
2018年5月在挪威和平奖授奖大厅获“华人十位艺术界杰出人物”称号。
作品被多家专业机构收藏。出版有大红袍及个人专辑30余种。
多次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应邀在欧洲、美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举办画展。
写生中的变化
文/觉圣(张伟)
写生中的方寸之间可以千变万化,绘画的构成,形成的气象千变万化,大自然的神奇与神秘丰富,绘画不一定能达到,若能达到境画合一,境人合一,而且能做到千变万化,你将会在写生与创作中得到极大的空间与乐趣,这种乐趣也许极少人才能体验到。
写生中的变化是一种常态,实际上,我突然感觉紧张和放松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不同的,但却同样的精彩,以前以为紧张出来的东西不放松,恰恰这种不放松造成的一种画面效果不同于放松的一种特殊味道,今早晨的两幅写生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其原因就是昨天的两张画得相对紧张,对比看了一下两天的画面效果,虽然不同,但各有各的味道,紧张也不失为写生中的一种独有的味道,独有的风格。
我的写生画着画着就会变,一种面貌的出现和改变皆是自然,永无止境地探索不满足是画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其结果就是伴随着平庸与故步自封,所画之物无味道,无新意,无生命之活力。
每天五点起床,真的是能干很多事,八点之前已经完成了一张写生,这种生活状态是我希望看到的,常年也为之践行着,较之躺在床上玩手机浪费时间好得太多了,当今能提炼能量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但消耗能量的事情比比皆是,消耗能量就是消耗生命,就是消耗仅存的一点福报。
看到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的一个视频,他把短暂的生命用天数算了一个账,开智者看了觉得生命太短暂,根本没有时间去消耗,除去睡觉、吃饭,除去不懂事的那几十年,除去情绪起起伏伏,跌跌落落的时间,好多时间,有用的时间,可以办正事的时间的确是太少了,而且少得可怜。
想想这些,还需要别人给你上课吗,努力地去把握每一个当下,做一些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事情,看到众生中许多消耗能量的、无聊的、愚钝的各种攀比,攀比啥呢,人要学会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所带给自己的愉悦,哪有时间与别人去攀比,哪有什么资格用不冷不热的话语去满足你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修行,时时勤佛事,何处染尘埃,有一种坚守是发自内心的,是出自对艺术的一种热爱,执着和满满的情怀。
写生过程中积累的疲劳要及时化掉,世间的所有相的显现都是因果关系,人身上的好坏习惯,人身体的健康与毛病皆是因结的果,平时的善念善行积累多了必得善果,反之毛病百出的果也是平时的放纵与不节制。
谨记老祖留下的教诲:“守相,不要见人就笑,藏拙,不要什么都说,凝神,说话眼神坚定,廓型,走路抬头挺胸,藏锋,私事不与人说,控语,说话要先三思,修心,内心保持平静,慎独,独处保持良习,惜时,勿理无谓人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画画可以不守规矩,但做人一定要守规矩,守规矩就是守的你这颗心,守到如不动。
边写生,边实践,边探索,边学习,学习借鉴很重要,借鉴东西方绘画的一些适合自己风格语言和相同认知的理念和经验技巧,这样能更好地、更迅捷地、更准确地表达你想表达的情绪和意愿,一直使用一种武器,不免显得单调,一直使用一种旋律,难免会听腻,只有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写生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当然其中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没有思考的一种写生,没有激情的一种写生,没有持续不间断的一种写生,没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写生是很难达到,不间断或持续地做一件事,在生活中其实是一种修炼,这种持续除带有热爱热情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心无旁骛地享受这种生活,这样一来,在别人眼中的辛苦,早已化解成我每天的一种快乐生活,乐在其中的,难得的一种生存方式,世间的两件事最快乐,一件事是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件事是这件快乐的事你正在做着。
觉圣每日涂鸦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