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透地浇,多浇几遍!”见到解麟海的时候,他正在用一口地道的方言指挥园区工作人员浇灌樱桃树。57岁的解麟海是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小南村党委书记,如今的小南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4A级景区。2024年,作为辽宁省第一家的大连供销展示中心在小南村揭牌,并获得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如今,在解麟海带领下,小南村的乡村旅游和供销文化“两驾马车”共同发展,并驾齐驱。
把自己“逼上梁山”,重视“粉丝经济”
解麟海出生在旅顺小南村,他熟稔“粉丝经济”,每天他都会制作视频推广小南村的特色,深谙“粉丝经济”的门道,让小南村的人气在他的推动下持续飙升。
4月29日上午,他在景区里自编自导,推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销售冰棍的自行车,用本土方言大声吆喝着:“雪糕,奶油的,五分钱一根。冰棍,三分钱一根。有没有买的?没有买的就走了!”引来景区里许多人的围观。
解麟海说,他重视“粉丝经济”完全是自己把自己“逼上去”。在2021年,他看到“别人在网上宣传那么好,就急眼了!”
他首先带头在网络平台上申请账号,每天制作视频发布。“硬着头皮自己先干。”如今,他还招聘了两名直播专门在网络平台推广小南村的乡村旅游。
他由衷地感慨:“现在谁不抓流量和粉丝经济、谁就会走一条死路,必须打造网红经济。”
组建“十二工坊”,打造农文旅商融合新亮点
解麟海就是这样不断转变自己的观念,让自己与时俱进,让小南村集体经济不断“再上一层楼”。
他说,小南村是全国休闲美丽乡村,也是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引领全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今年他正在全力打造“十二工坊”,其中包括粉条坊、旅顺糖鼓火烧坊、海鲜坊、太空植物坊、非遗坊、农耕坊、文创坊等。
解麟海对“十二工坊”的未来充满信心。现正在招商,如今有三家“工坊”有意向入驻,包括水师营老干榨黄酒坊、文创坊、鹦鹉坊。
他所说的“工坊”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前店后场,还要有体验互动,线上和线下销售以及民俗表演。解麟海表示,通过“十二工坊”的组建,小南村集体经济将焕发出“农文旅商”有机融合发展的勃勃生机,这将是小南村未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
他兴致勃勃地提到今年小南村发展蓝图:“把小南村与相距5公里的东鸡冠山景区两个4A级景区打通,并实现联动,共同壮大发展”。
“今年将是小南村的突破之年!”他信心满满。
把供销社要素引进村,解决商业短板
解麟海是一个60后,他对供销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走进小南村的大连供销展示中心,站在以前供销社的老柜台前,他动情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年龄,见到这些老物件谁没有感情?那个时候属于计划经济,买什么都用票!”他布置了供销展示中的老柜台、老理发店的场景。
他拿起一个柳条箱子摆放在展台旁,他说:“柳条箱子不染色就更好了。”这里面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他千方百计从老百姓家里“淘”来的。
记者看到这里复原了以前供销社的场景,柜台里摆放着当年的茶缸、脸盆、水壶、黑白电视机、座钟、缝纫机、收音机等许多商品。
解麟海拿起了一段布匹,像老售货员一样有模有样地丈量起布匹。他吆喝起来:“扯二尺红布啊?”
他告诉记者:“这布是花了600块钱买的,这是真正的老布!当年买得起这布的家庭,都‘不简单’。”
解麟海介绍着“老供销展示区”、“新供销展示区”及“电商直播间”等多个功能区域,这里不仅能一览大连市7个区市县特色农产品、七彩南山文创产品以及旅顺当地特色海产品,还能深入了解老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与发展。同时见证供销合作社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出的新供销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小南村在解麟海的带领下年年都有新项目,“一年一个样,年年都变样”,村民们也打心眼儿里佩服他们的好“村官”解麟海。
解麟海操着一口旅顺话,憨厚朴实,他从小南村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干出来,是小南村集体经济腾飞这部大“舞台剧”的“总导演”。他说,他在小南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让别人干,自己要先做,在村里,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定要干起来!”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