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五泉山公园内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抢救复壮的古树修复工作正在开展。5月13日,记者在五泉山霍去病广场南侧看到,数名专业人员正对一株古树编号为62010200126、树龄约140年的旱柳进行复壮作业。
技术人员介绍,这株古树存在树干腐朽、分枝延伸过长、树冠较大等问题,在极端天气影响下,面临倒伏、树干折断等重大安全隐患。市林草局绿化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类情况,他们将采取树体防腐、修枝减负、有害生物防治、树体加固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保障古树健康生长。
“树干腐朽部分已无法起到支撑树体的作用,若不及时清理,腐朽会持续侵蚀树干,最终导致树木折断。我们现在要对腐朽部分进行清理,并喷刷桐油进行防腐处理。”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据悉,随着树龄增长,我市衰弱的古树数量逐渐增多,其中旱柳、银白杨等树种表现尤为明显。旱柳作为速生树种,能生长至140年已属较高树龄,其生长势变差、木质部腐朽,与自身机能衰退、病虫害侵袭,以及树池外硬化铺装阻碍根系生长等因素密切相关。
“黄河岸边忆乡愁——爱古树・爱金城”公益募集项目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树木生长环境为目标,将对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今年,随着第一期古树名木保护复壮项目的实施,我市城关区、西固区、榆中县、永登县生长势衰弱的24株古树有望重焕生机。
据了解,我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共有单株古树名木483株,古树群5处共16186株,隶属 18科24属29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吕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