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先锋/素材,伊河生活/整理,部分故事情节虚构】
2008年年底,我突然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参加汶川地震抢险的战友毛亚林,退
伍回到家乡不久竟然病逝了。我探亲回到家乡,还和战友特意去他的墓地祭拜,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我和王亚林是一个行政村的老乡,我们在2007年10月参军到四川一个装甲旅当战士,新兵下连后,我和他分到了一个连队。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我们旅接到命令火速赶往灾区救灾。
我们坐着军车到映秀镇没有多久,桥梁被震塌,连长命令全体下车,危急关头,连长带队跑在最前面,大个子二排长扛着鲜红的旗帜紧跟在后面……
我们在经过塌了一半的桥梁后,就发现前面一个村庄大量房屋倒塌。
虽然和村庄还隔了一段距离,我们就听到村庄里有人喊:“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有几个人转身对房屋下面压着的人喊:“解放军来了,爸爸你有救了……”
灾情就是命令,全连干部战士迅速分散开来,跑到倒塌的房屋旁边,不敢用铁锹这样的工具,直接用手搬压在群众身上的砖块……
这时,我和王亚林及其他战友,看到一块大的楼板下面压着老人和孩子,可是楼板太大,上面还压着厚厚的砖石,我们把碎石小心翼翼清理干净后,发现楼板太大太重,光靠我们几个人和群众根本弄不动,弄不好还会对埋在下面的群众造成二次伤害。
有村民扛着粗的钢筋和木棍,一群人费了好大的力气,勉强抬起楼板,可不是不小心楼板滑动,直接压到了下面的群众身上,那一刻,我们和群众都泪如雨下……
天黑了,我们累得筋疲力尽,坐在地上刚想吃身上带的干粮,却发现几个衣服破烂、灰头土脸的小孩围着我看,我和王亚林索性把手中的面包和矿泉水都给了孩子们。
那一会儿,战友们都和我一样,把随身带的应急干粮,都交给了饥饿中的群众。
炊事班烧好了饭菜,先让身边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吃,而我们自己只得随便垫一点。
晚上视野不好,我们集中力量给没有住所的群众搭帐篷,清理帐篷外面的导流沟,那一晚,我们连队的战友躺在外面的草坡上度过了到灾区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更多的部队包括机械陆续抵达现场,而我们连则往更深处的灾区走去。出发前,连队给我们配发了口罩。
越往里走,看到的地震越来越多的惨烈景象,我的泪流干了,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减轻群众的伤亡。
之后的两天里,我和王亚林几乎都没有合眼,困了就靠在残垣断壁上迷瞪一会儿,在倒塌的房屋里刨老乡的时候,我们的手套早已磨烂了,到了后来我们直接用手刨,结果两只手多处被扎破,起身喘气的时候,悄悄把流血的地方使劲按压到衣服上……
到了5月16日的时候,指挥部命令我们连负责掩埋遇难群众的遗体。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天气又湿热,灾区的气味已经非常难闻,熏得我们吃不下饭。
然后,连长和指导员下命令必须吃饭,否则哪有力气完成下来的任务。
等我们赶到掩埋场所时,挖掘机已经挖好了好几个4、5米深的长长沟壕,我和王亚林一组,用戴着手套的手,轻轻抚平遇难群众脸上的灰尘和泥土,摆正他们身上的衣服,然后放入深颜色的塑料袋里。
我们两个人抬一个遇难者,遇到体重的三个人一起抬,抬到深沟边上后,往沟里撒上石灰,然后把一具具遗体放入深坑内……
我知道,在出发前,王亚林已经感冒了,救援出发时,他却谁也没说,就和战友
们一起乘车来到灾区。
到达灾区的第二天,王亚林就对我说,他的头一直痛,有时也有点晕。我俩都以为是累的。为了不影响救援行动,他一直坚持着,后来抬遗体的时候,抬到中间他就说休息一下,过了一会儿我们才接着干。
那一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的时候,我们都没有休息,遗体已经有味,必须尽快掩埋好遇难者的遗体,才能确保灾区不发生疫情,因此,即便再苦再累,我们也在咬牙坚持。
至于我们抬了多少具遗体,没有做过统计,不过,我们每抬一具,心里都默默期望遇难者入土为安……
而王亚林,他痛得厉害时,才找军医要一点药。
那个时候,军医忙着照顾受伤群众的救治,对于自己人生病这样的小事,也没大注意。而王亚林,也觉得自己大约是一般的头痛脑热和感冒之类的小病。
完成任务那天,雨越下越大,我们全连面对着几个已埋入遇难者的大深坑,深深地鞠了三躬,向遇难者告别,然后在雨中撤离了灾区……
返回驻地以后,连队放假两天,让战友们休息,恢复体力。
而王亚林回来以后,就到驻军医院去看病,但医生一直没有查出什么病,可王亚林总感觉浑身没劲,头时常隐隐作痛,提不起精神,还伴有想呕吐的现象。
医生给他开了点药,他一直吃着。
而我在回到驻地两个星期后,就被调到营部,渐渐地和王亚林的联系就少了。
期间,王亚林曾到营部找过我两次,我发觉他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我也不知道
该如何安慰他,只得劝他没事多喝点开水,难受的时候就找医生。
转眼间到了老兵退伍的时候,没想到病怏怏的王亚林主动提出退伍。
退伍战友离队那天,我回到老连队送别战友。
那天,我把王亚林的行李箱送到了送站的卡车上,之后,陪着他坐上了大巴车……他进站前还转身向我挥了挥手,只是那时我没想到,此次分别竟然和他是诀别!
我在营部日复一日进行着例行性工作,由于平时的杂事比较多,我也没和回到家乡的王亚林联系过。
可是,令我惊讶的是,到了年底我竟然听到了他病逝的消息,连队许多战友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得到消息后,我一整天没有说话。没想到人的生命如此脆弱,一个原本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竟然会被一个不起眼的小病夺去生命。
2009年我探亲回到家乡,和其他战友相约,来到王亚林的墓地,这才发现他的墓碑是部队给立的,碑文上写着:“汶川地震中染病因公牺牲”的字样。
此时我才战友那里得知,王亚林病逝后,他的家人找地方政府反映情况,地方上说这事不归他们管,刚退伍不久的战士,应该找部队。
后来,他们一家找到部队,可部队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做出了不符合烈士条件的认定。
但毕竟逝者刚退伍不久,也不能排除王亚林在汶川大地震救灾中染病、加重病情
的可能性,因此,部队出于道义和情义给他立了这样的碑文,还给他们家一点慰问性的补助。
他没有成为烈士,但他做了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事情,一样值得尊敬!
在执行任务面前,没有一个军人会退缩,哪怕自身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因为,在每一个战士的心中,人民子弟兵的称呼至高无上!
【素材来源于提供者。根据真实事件和人物采写,部分情节有虚构,图片源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