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印度巴基斯坦突然开打,两个拥核邻国疯狂地跨境打击,在短短几十小时内从无人机偷袭升级到了洲际导弹威胁,各方惊出一身冷汗。双方使用了从多个国家引进的军火系统,战场成了各国武器战力的检验场。历史积怨、大国角力之下,有着新仇旧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能否持久,能否谈出和平?
Part.
1
5月10日,持续四天激烈战斗的印巴双方突然同意停止战斗,一场正在迅速升级的冲突似乎戛然而止。据称三十多个国家帮助促成了这一协议。
但几小时之后,印巴都有城市报告了违反停火的情况。
事后双方都对前几天的空战发布了更详细的信息。
5月7日凌晨,印度宣布发起“朱砂行动”,向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个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地点进行了重点打击,并称没有巴基斯坦军事设施遭到袭击。
印方公布视频显示其精准打击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多处“恐怖分子营地”,印军指这些设施被用作恐怖分子招募中心、发射平台、武器储存设施及训练中心等,巴方对此进行了否认,并指责印方袭击了清真寺、民宅,并造成包括平民伤亡。
而当晚,印控克什米尔的居民也被巨大的声响惊醒。巴军方有备而来,按照后续巴基斯坦新闻发布会介绍的情况,巴军飞机在印方飞机起飞两分钟就开始反应,印度方面集结了72架战机,而巴方为42架。
几乎在印度发起攻击的同一时间,巴方就进行了有力回击。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乔杜里称,“截至目前,我可以向你们确认,已有5架印度战机被击落,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和1架米格-29,已经被击落,另有1架‘苍鹭’无人机也被击落。”
战斗机碎片视频被上传到互联网,人们根据上面印制的法文推测这正是被击落的法国“阵风”战斗机。这是“阵风”战机自2001年正式服役以来,首次在冲突中被对手击落,这也标志着其长达近14年的不败纪录被就此打破。
但是印度方面并没有确认巴基斯坦的说法。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陈浩洋:
尽管双方仅以火力覆盖对方领土展开交锋,尚未出现地面部队或战机直接跨境突袭,但这场攻防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拳击擂台上的对决。
当天,印度召开关于“朱砂行动”的新闻发布会,印度称其国家安全顾问向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介绍了“朱砂行动”,并称该行动重点突出、精准到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没有地面部队的直接接触,这是现在把控交战不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此后两天,双方继续无人机大战和炮击,互有平民受伤。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表示,其部队在过去两天内击落了77架印度无人机。印度则表示有300到400架无人机试图越界进入其领土,印军发布的视频中展示了袭击巴方的战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印政府高层对本次空袭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内阁会议上全体成员祝贺莫迪总理指挥的军事行动取得圆满成功。而巴方则通过媒体强调,印空军在此轮交锋中遭受重创。基于双方对战果的评估差异,双方都可以说赢得了这一次军事冲突的胜利。
在外界都以为事态会以双方均宣告胜利而逐渐平息的时候,10日凌晨,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发生了巨大爆炸,巴方称印度向其三个空军基地发射了空对地导弹,但防空系统拦截了其中大部分。
当天凌晨,巴军方启动代号为“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事后发布的视频片段显示,他们向印度发射多枚导弹,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称,巴方成功打击印度境内多个目标,包括印度北部一座导弹储存地点等,以回应印度凌晨用导弹攻击巴基斯坦空军机场。印度方面的视频显示印控克什米尔城市传出爆炸声。
Part.
2
就在国际社会担心印巴两个核大国的冲突一发不可收拾之际,两国突然宣布停火。
实际上印度无论是士兵人数还是军事预算、军事装备都远胜巴基斯坦,但此次军事行动巴基斯坦似乎占了上风,虽然真实的战损还有待更多信息披露,但此次两军的武器已经受到极大的国际关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印度武器系统因“万国造”导致兼容性缺陷,而巴基斯坦依托中国成套装备构建起高效作战体系。在此次冲突中,巴方首次实战化部署歼-10战机,搭配霹雳-15空空导弹形成超视距打击能力,配合空地导弹精确打击,并由红旗-9防空系统构建起一体化防空网络。中国武器凭借体系化优势,有效缩小了印巴常规军力差距,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此次冲突源于一次致命枪击案。4月22日早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小镇,几名枪手突然从丛林中冲出,向游客近距离开枪,造成26名男子死亡,其中25人均为印度教徒,这是这一争议地区多年来对平民造成的最致命袭击。
印度警方第一时间将其定性为“恐袭”。24日印控克什米尔警方发布通缉令,指认三名激进武装分子“参与了”袭击,其中两名为巴基斯坦公民。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巴基斯坦则称印度的指控没有任何证据。
印度国内仍然对巴基斯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声讨。印度政府的矛头也指向巴基斯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印度在克什米尔部署数十万军警强化管控,却仍遭重大恐袭。此次事件恰逢北方邦大选前夕,莫迪政府面临双重压力:既要回应民众对克什米尔政策失效的质疑,又需转移选举矛盾焦点,想归咎是“外部渗透”的结果。
4月22日枪击事件后,巴基斯坦除了呼吁国际调查,称自己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还组织了国际记者参观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以消除印度媒体对武装分子训练营在那里活动的指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巴基斯坦近四年恐袭频发,国内安全形势严峻,已成为南亚恐怖主义主要受害国。2024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显示,其恐袭发生量居全球第二。跨境恐怖主义问题需通过政治与外交对话解决,单纯军事打击可能加剧局势复杂性。
两个国家最终大规模兵戈相见。或许此次印巴冲突以印巴双方的停战声明得以暂时告一段落,那么克什米尔问题为何数年横亘在两国之间无法解决呢?
Part.
3
多年来,克什米尔都是印巴两国矛盾冲突的火药桶,为了这一地区的归属,两国多次兵戎相见,时有冲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克什米尔地区地理特征显著,其境内坐落着4座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及8座7500米的高峰,构成独特的军事战略纵深。印度教、佛教及伊斯兰均在此区域发展并留下深刻印记,至今仍存大量宗教遗迹与考古遗址。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而按照《印度独立法案》,对原英属印度各地的500多个土邦采取了按宗教信仰,各邦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的措施,印巴两国也对各土邦王室给予优待。但克什米尔土邦希望获得独立。
克什米尔随后遭到巴基斯坦侵略,转而向印度求援,并且同意若印度能够保持克什米尔的自治地位,就愿意成为印度的一部分。印度宪法第370条赋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特殊地位,印度军队随后进入克什米尔,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装展开激战,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9年7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停火线。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方控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194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47号决议,提出克什米尔地区应通过“公正、自由的全民投票”决定归属。然而印度以“地缘战略利益”为由长期抵制该方案——鉴于当地穆斯林人口占比超77%,公投结果极可能导向并入巴基斯坦或独立建国。从此之后,克什米尔就变成了印巴之间绕不开,解不开的一种争端。
Part.
4
1965年8月,1971年11月,因克什米尔分治问题,引发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依照“实际控制线”,分别继续控制克什米尔地区。
2019年,莫迪政府宣布废除赋予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宪法第370条,软禁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领导人,把数千名准军事部队派往当地,大力推进外来人口移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印度若接受克什米尔公投,需先完成大规模人口结构改造。正是因为这种移民政策加剧了当地土著与移民的资源争夺,引发系统性社会矛盾,而此类矛盾易被极端势力利用。炸药包在印控克什米尔,但是引信可能被印控克什米尔之外的人点燃了。
受到第三次印巴战争惨败的刺激,巴基斯坦开始大力推进核武发展,并在印度于1998年5月实施核试验后立即跟进,跻身核国家之列。有数据显示印巴双方均拥有约170枚左右的核弹头。印巴冲突也让世界笼罩在核阴影之下。
此次印巴冲突之际,巴控克什米尔行政长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克什米尔的长期未来。他强调,“现在是整个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秘书长发挥作用的合适时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也发挥调解作用,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愿意为两国政府提供斡旋。但和历次冲突一样,巴基斯坦期待的第三方透明而中立的调查似乎无法真正启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近年来,联合国安理会鲜少讨论克什米尔局势,因相关冲突通常在大国斡旋下迅速缓和,未及进入安理会议程即告平息。
印巴冲突升级之后,作为印巴两国的邻国,中国和巴基斯坦是还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印巴冲突发生后,中国立即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巴基斯坦特别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
美国也不希望看到印巴冲突升级,5月8日、9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分别与印巴双方通话,表示双方需要立刻缓和紧张局势。印巴当地时间5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印巴同意停火。印巴双方也宣布停火,印度表示停火由两国直接协商达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胡仕胜:
特朗普政府希望印度能够产业兴国,替代中国,如果印度陷入战乱,产业上替代中国的策略没法实现,也没法鼓动美资投入以实现其地缘布局,又因巴基斯坦的传统盟友关系而回避选边站。印巴任何冲突升级都将破坏其“印度制造”计划,所以特朗普政府不希望印巴有任何的冲突。
因战争阴云离开家园的瓦加边境的村民或许已经返家,漫长的控制线两侧,停课的学生又能回到学校、为收割麦田焦虑了几天的农民可以暂时放下悬着的心。一房难求的酒店一夜之间空空荡荡,很快游客又会归来。除了无辜殒命的几十条生命以及被摧毁的房屋,一切似乎又回到从前。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