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停火的印巴冲突,我们都知道歼10大显威风,击落了相当于自己五倍身价的法国“阵风”,让印度不得不一反常态,飞速停火。

从战略来看,双方最后是以“各自停火”收场,又回到最初的起点,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一场“打了个寂寞”的边境冲突而已,谁都难言“胜利”。

但是,印度居然就宣布自己赢了?!

印度执政的人民党决定,从5月13日到5月23日,在印度全国范围启动为期10天的爱国胜利宣讲活动。

用印度总理莫迪的话说:在印度的打击下,巴基斯坦的无人机和导弹,如同稻草般落下,陷入彻底的绝望, 被绝望包围不知所措……

对于印方被击落6架战机、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等,印度也是一概否认。

但是,魔鬼藏在细节里。通过一个小细节,我们能看到这场冲突的真相。

在一场记者会上,面对记者提问印度战机被击落的问题,印度将军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实在躲不过去,只能说:我们要看是不是实现了目标……

这种“印度永远赢”的话术,在1962年我们也见识过。

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省心的邻居。从尼赫鲁时期,印度就一直梦想着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加上人口世界第一,以及许多国家不断重复的“印度是下一个中国”“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等话术,说得印度人自己都信了。

于是,在1962年,印度悍然发动了对我国的武装挑衅。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趁中国忙于抗美援朝和应付三年困难时期,逐步侵占藏南地区。1960年,中国提出“双方后撤20公里并谈判”的友善建议,但尼赫鲁拒绝,甚至要求中国割让12.5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福建省面积)。

最后的战果大家都知道了,印度差点把武装冲突打成了新德里保卫战。是我们发挥大国气度,主动停火撤军。



毛主席曾表示:“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他认为中印同属亚洲新兴国家,放到今天来说,那都是金砖四国了,本应团结反帝,但尼赫鲁的挑衅完全没有战略眼光和战略利益可言,只能先痛打一顿,看看能不能打醒了。



这次自卫反击战后,印度也是用花样百出的招数吹嘘自己赢了,令人啼笑皆非。除了虚构伤亡数字,其中最搞笑的一招,就是拍了一堆“神剧”。

《严峻的现实》虚构了主角辛格上尉带领20人阻击“数万中国军队”,最终仅剩4人幸存,被塑造成民族英雄;《72小时:永不磨灭的英雄》的主角独自坚守阵地72小时,击毙击伤300名解放军。

同时,印度还开始YY未来。《世界第三次大战》设定在2025年,中国因嫉妒印度崛起而发动战争。

嫉妒你?嫉妒你恒河水装满垃圾、大街都是牛粪吗?嫉妒你们在电影里随时都跳舞吗?



现在看来,印度“见小利而忘义”的本性还是难改。

印度陆军一名退役前中将,现任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度军方智囊团成员尚卡尔,在接受采访时语出惊人:“如果必须在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选择一个对手,我更愿意与中国作战!”



理由居然是:巴基斯坦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对中国制造武器应用比解放军更熟悉。

什么?巴基斯坦比解放军更懂中国武器?

哎,印度人的脑回路,毛主席都搞不懂,我们更搞不懂了。

国内还有一群“印吹”,吹印度IT技术,吹印度仿制药,吹印度全民免费医疗……



然而实际上,印度宪法虽规定国民享有免费医疗,但仅限于公立医院的挂号费、基础诊断和部分药品。公立医院设备陈旧、环境恶劣,病房拥挤、老鼠横行,医生因待遇低而频繁离职或开设私人诊所。

2019年7月,《柳叶刀》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在上榜的195个国家和地区中,冰岛高居世界第一,中国排48位,印度则在第145位。可以估算,印度目前的医疗水平与1990年的中国旗鼓相当。

假如你是印度孟买的一个小摊贩,这天晚上你发烧了,第二天早上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去免费的公立医院看一看,要么去昂贵的私立医院做全方位检查。要是中国人,肯定选择公立医院:发个烧哪用得着做全身检查?

可对印度人来说,但凡有点钱都不会去公立医院,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印度公立医院真的经常治死人。2017年8月,在印度北方邦的戈勒克布尔县,一家公立医院曾创下了5天内60名儿童死亡,1个月内200名病人死亡的印度记录。

对于女性来说,印度就更不是一个友好的国家了,懂的都懂。

印度就是这么一个国家。人口多、面积大,社会矛盾重重,缺乏战略眼光,有核武器、有航母,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有这么个邻居,还是挺头疼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