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皮肤、黏膜癌中最凶险的一种
被称为“恶中之恶”
起病隐匿、转移迅猛、致死率高
它,就是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的治疗始终是全球医学界公认的难题,尤其在我国,以肢端型和黏膜型为主,早期识别困难、治疗策略复杂、预后差、复发率高,挑战重重。
但面对这类“罕少见、高难度”的恶性肿瘤,湘潭正在主动迎战!
PART.01
从“恶中之恶”出发
5月10日,由湖南省抗癌协会主办,湘潭市中心医院承办的省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情系三湘,聚焦骨软”恶性黑色素瘤专场学术会议,在湘潭召开。
本次会议聚焦黑色素瘤全病程的临床诊疗与研究前沿,集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湘雅二医院,南华附一等单位的多位权威专家,围绕病因识别、病理诊断、手术策略、放疗应用与多学科协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湘潭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勇军致辞,他希望通过此次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搭建国家级专家与基层之间的桥梁,让科研成果走进病房,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大会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副主任斯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副主任罗志国、湖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主任李先安担任主席,会议全程在三位学术引路人的指导下顺利推进。其中,斯璐也是湘潭本地人,此次回乡参与大会学术指导,为会议注入了专业高度与家乡情怀的双重分量。
PART.02
从基础到前沿一场全病程的深度扫描
从病因机制到精准诊断,从外科干预到放疗策略,再到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方向,本次会议围绕黑色素瘤诊疗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度解读。
无论是初诊识别、外科切除,还是转移管理、免疫放疗协同,内容都紧扣临床痛点、研究热点,既有“方向”,也有“打法”。
五位知名专家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专题报告:
应建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及分子检测》
强调病理是肿瘤多学科诊治团队 MDT 的关键,以形态与分子病理为基石,构建多组学、多模态智慧体系。
谭智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中国恶黑的外科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
从活检、切除到清扫术全流程解析,强调原发与转移灶手术干预是早期黑色素瘤根治关键。
连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2024年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深度剖析两型黑色素瘤诊疗难点,前瞻性展望精准治疗路径。
刘欣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皮肤黑色素瘤2024年研究进展》
基于国际临床成果,系统解构辅助治疗与晚期治疗“组合拳”。
李永恒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聚焦放疗+免疫协同机制,探索 IV 期治疗策略边界。
PART.03
MDT讨论+病例实战
会议还设立MDT讨论与真实病例解析。
包括湖南省肿瘤医院李林勋、杨锫、刘利、罗毅、袁媛、毕锋、谭平萍,湘潭市中心医院齐心、唐滟、张强,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汪砥、田畅,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刘彬、王来生,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彬彬等多位专家,围绕典型案例展开深度交锋。
湖南省肿瘤医院王鑫、湘潭市中心医院杜娟主讲的真实病例,将高难度的临床问题逐一拆解,让参会医生直呼:“接地气、真有料、拿得走”!
PART.04
让高难度肿瘤诊疗从这里走深走实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学术聚会,而是一场对标一线、直面难题的临床实战演练。
从专家汇聚到思维碰撞,从案例剖析到策略共识,湘潭以务实的姿态、开放的格局,把一场黑色素瘤专场会议办出了“硬度”和“深度”。
未来,湘潭市中心医院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推动黑色素瘤等罕见高难肿瘤的早诊早治、多学科联动与规范化管理,把“罕少见也要精准治”的理念真正落在患者身边。
湘潭正用一场场实打实的努力,兑现那句沉甸甸的承诺:
“让患者少走弯路,把高水平诊疗留在家门口。”
一场大会,一次升维
让前沿走下讲台,让经验走入临床
这不是一次会议的终点
而是湘潭对“大病不出市”的再一次坚定出发!
欢迎转发点赞
文字、图片、编辑 | 张译月
审核 | 彭秋香
预约电话:58214922 危重症转诊电话:582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