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们界定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往往都是从李隆基这里说起来。
因为他的确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有些人称他为千古半帝,他的前半生绝对可以说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带领着国家往好的方向走,可是到了后期,李隆基的行为却变得越来越荒唐。
甚至到最后,把自己前期积累的这些功绩全都给败干净了成为了昏庸皇帝的代表。
那么他在前期究竟是怎么样英明的人物?后期又为什么会变得昏庸?
杀出重围的皇帝
要说这李隆基能够登上皇位,可是历经了艰辛,甚至好多次差点就死在了政治斗争当中。
从小他就亲眼看着自己的奶奶在朝堂之上操控权术,让这些大臣们俯首帖耳。
而他的奶奶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女帝武则天,武则天在当时的权力非常大。
虽然名义上李隆基的叔叔李显是皇帝,但其实根本就是个吉祥物傀儡一样的角色。
凡事都要听从武则天的安排,武则天在期间也曾经试探过李显,表示要把权利交给他。
可是李显虽然能力一般,脑子转的非常快,一下就明白母亲这是在试探自己,于是连忙表示自己不能胜任。
最终武则天正式称帝,李隆基也有幸亲眼目睹自己的奶奶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但是李显却终日闷闷不乐,像他这样的活着实在是太憋屈了。
于是在手下的帮助下发动了神龙政变,此时的武则天年事已高不愿意再进行斗争了,于是不久后就把权利全部还给了李显。
可是事情真的有那么容易吗?李显能坐稳这个王位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在其上位之后,朝廷内部的党派斗争加剧,由武则天侄子等人带领的武氏集团开始在朝廷内部试图架空李显。
而且这个势力之大甚至还牵扯到了李显的皇后和女儿,这些人野心勃勃的想要加入到架空李显的队伍当中。
因为他们看到了武则天成功的例子,希望能够复刻武则天的成功。
朝廷中陷入了一片混乱,李隆基正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开始闷声发大财,他利用各种方式将朝廷的禁军队伍拉拢到了自己的手下,有了这些人在后来的斗争中也能有底气。
凭借着这个能力他成功的稳定住了自己父亲李旦的地位,不久后李显因为身体原因驾崩。
朝廷中又陷入了一片混乱,李隆基在这个时候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稳定了局势,为了公平起见,两人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推上位。
李旦本身能力其实就不怎么样,基本上属于一个吉祥物角色,权力都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边掌握着。
而李旦明白李隆基终究是要当皇帝的人,自己干脆识相点把继承人交给他,虽然李隆基不是长子,但是都这个时候了自己手中也没什么大权了。
这一下给了李隆基更大施展抱负的机会,他利用太子的身份笼络了一帮子人。
其中就有姚崇这样的厉害人物,有了这些人物的扶持,他的权力越来越大。
糊涂的后半生
在其一家独大之后,太平公主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这让天下是两人合力打下来的。
况且也是因为前期看李隆基老实,以为他好控制,这才同意和他合作的。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是慢慢的开始变大,也开始到了明面上。
太平公主能够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也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她一直在想法摆李隆基一道。
很快机会就来了,当时因为天空出现异象,这在古代人看来都是皇帝有问题才会出现的。
于是她便找到了李旦,暗示他,都是因为你立这个李隆基为太子,老天现在不高兴了,李隆基这是要篡位啊!
一般的皇帝听完这话肯定会大发雷霆,但是李旦却不一样,他说,其实我也觉得我能力不如李隆基,不如我直接退位让贤吧。
这一下把太平公主给整的无语了,李隆基就这么上位了。
李隆基上位后,其实手中的权力还是有限的,很多实权掌握在父亲手上。
眼看李隆基要成事了,太平公主立马联合自己的心腹,准备发动政变,将李隆基推下皇位。
这一点被李隆基敏锐的察觉到了,于是他直接找到自己的父亲,让父亲下旨将太平公主下面的能人全都铲除。
这一下,太平公主是孤掌难鸣只能逃了出去,李隆基开始向太平公主施压。
最终太平公主用自己的命保住了家人的安全,在家中自杀了。
李隆基正式扫清了大敌开始接手,前期的他可以说是非常的励精图治。
大肆的推行改革,将国家的状况变得越来越好,人民对于他也非常的尊重。
可是随着年龄大了他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让其心动的女人杨玉环。
为了彰显对杨玉环的宠爱,将其哥哥杨国忠招到朝廷当中担任要职。
可是杨国忠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开始在朝廷内部结党营私,并且还排挤大将安禄山。
最终安禄山发动动乱,李隆基只能被迫逃亡,好在其后代又把江山打了回来。
可这个时候的朝廷其实已经元气大伤了。
参考资料
[北宋] 宋祁, 欧阳修, 范镇. 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M]. 北京: 中华书局
[后晋]张昭, 贾纬. 旧唐书·卷九[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潘殊闲, 罗健勇总主编, 曾晓娟本册主编. 都江堰文献集成 历史文献卷 文学卷[M]. 成都: 巴蜀书社
(清)蘅塘退士编选, 思履主编. 唐诗三百首图解详析[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