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丰县顺河镇白庙村,“五色课堂” 理论宣讲驿站成为村民常去的“文化客厅”。顺河镇以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构建 “读书 + 宣讲 + 实践”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接地气的宣讲形式和实用化的服务内容,传达上级“好声音” ,架起党群“连心桥”,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微宣讲 + 共阅读”:书香浸润乡村 理论照亮新生活

“没想到读本书能解决水稻种植难题,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 白庙村村民李林在“阅见振兴・理响乡村”活动中收获颇丰。顺河镇邀请镇工会骨干、老党员、种植能手等担任 “领读人”,开展“10 分钟微宣讲 + 共读一本书”活动,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三农”的政策解读与农业技术知识有机结合。


活动现场,领读人结合《乡村振兴政策百问》《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等书籍,用方言土语讲解惠农政策,分享田间管理经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边读边问,从稻田病虫害防治到粮食补贴政策,领读人逐一解答。这种 “理论宣讲 + 互动答疑”的模式,让抽象政策转化为具体实践指南,累计开展各类读书活动6场,覆盖受众500余人次。

数字赋能 “云课堂”:数字经济赋能 开拓发展新思路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瓶颈,顺河镇联合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邀请互联网经济专家丁道师开展数字经济专题培训。丁道师走访白庙、齐庙等6个村,针对农产品科学种植、电商运营缺人才等问题,以“乡村调研 + 案例教学 + 现场实操”形式授课,详解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实用技巧。


“手机怎么拍农产品更吸引人?”“ 抖音小店怎么开通?”课堂上,村民们围绕数字工具应用踊跃提问。培训结束后,镇里同步建立电商帮服微信群,为农户提供后续指导。活动中,出版社还捐赠了《探访数字经济乡村振兴进行时》《中国“三农”故事之乡村记忆》《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等图书 30余册,受到农户一致好评。这场" 从田间到云端”的培训,让数十名新农人掌握了互联网工具使用方法,为特色农产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奠定基础。

如今的 “五色课堂”宣讲驿站,既是政策理论的 “传声筒”,也是技术培训的 “加油站”,更成为村民交流的 “会客厅”。顺河镇将以白庙村为起点,推动 “五色课堂" 在全镇其他 21 个村全覆盖,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资源,策划 “耕种课堂”“非遗工坊”等特色惠民活动,打造自己的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发展机遇真正惠及田间地头。

文/高圆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