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浦竹编制作技艺
竹编是一种用毛竹剖劈而成的篾片或篾丝编织各种实用品的工艺,是人们适应并改造大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
宝山区月浦镇过去地处农耕地区,竹器是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这就为月浦竹编制作技艺提供了深厚的生存土壤。朱文瑞师承民间竹编制作工匠申家后人,成为月浦竹编制作技艺的当代传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竹编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慢慢淡化,越来越少人使用和制作竹编制品,朱文瑞老先生为了能保护传承好这项传统技艺,钻研创新,让竹编制品向工艺品方向发展,从原先的粗放工具型,逐渐转变成精小美观型,使其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和工艺价值,更好地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制作,共同传承保护月浦竹编制作技艺。
点击观看视频
古法合香技艺
古法合香是一门古老的制香技艺,首先须按“炮制十三要”对各种天然香料进行“采、修、拣、摘、揉、刮、筛、凉、切、捣、碾、镑、挫”等工序进行炮制加工,然后还需进行蒸、煮、炙、炒、晒、烘焙、水飞、窖藏,除杂去异,纯粹中和各种香料,再按“君臣左辅”的配伍原则,根据佩香者需求和喜好,将各种天然香料调和制作成各种香品。古法合香的器具也丰富多样,用于搅拌各种香料,此外,“压模”“香罗”“挤香筒”“理香刀”等,都体现出古人古法的工艺制造智慧。
罗店民俗画
罗店民俗画起源于当地耕渔文化,从早期的灶头画、鱼灯画和年画等演变而来,融合了当地龙船、彩灯、节庆等民俗文化内容,因此在民俗画的创作中不乏百姓生活、民风民俗、农家场景等主题;罗店民俗画内容淳朴率真、贴近生活,其素材主要涉及民间蒸年糕、纺纱织布、灶台年画、划龙船等一系列民俗传统文化;罗店民俗画沿用国画创作的传统技艺,构思独特、色彩斑斓、形象逼真,以鲜明的具有地域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多角度记录农民的生活、农村的变化,表现美丽乡村的新气象、新风貌,传递正能量,也反映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收满载的期许。
香囊制作技艺
香囊又称锦囊、香包、荷包等。佩戴香囊,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香囊是用五彩丝线在丝绸或布帛上绣制出各种色彩绚丽的美丽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绣囊,内装多种芳香中草药而成。香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百草山香囊”传承和保护了传统民俗技艺和创新的设计元素,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川芎、辛夷等药。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上海之门,为什么是大吴淞?
争做新时代青年先锋,他们是宝山区青年先进工作者!
来宝山解锁这些宝藏野趣露营地,让你玩到不想回家
通讯员:姚存卓
编辑:潘乔雨
资料:规划宝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