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13日电 (记者 张雪冬)5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召开“5·15”经侦宣传日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对2024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和护航经济发展方面的5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布。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一是赤峰市红山区公安经侦部门侦破李某等人涉嫌伪造货币案

2024年4月,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区分局成功侦破一起特大伪造货币案,抓获李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捣毁横跨6省的地下印制窝点。经查,该团伙自2023年起通过境外暗网以比特币购买2019版人民币电子模板,利用证券专用纸、高精度打印机等设备,采用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技术仿制光变油墨等防伪标识,累计伪造20元至100元面值假币50万余元,仿真度超85%。其通过虚拟货币结算、物流代收等方式向全国6省市分销假币,部分流入小商超、客运找零等场景。警方全链条摧毁犯罪网络,查获假币40余万元及全套制假工具,为打击新型假币犯罪提供了“技术+资金+物流”溯源侦破范例。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二是呼和浩特市公安经侦部门侦破特大系列保险诈骗案

2024年4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破获一起特大保险诈骗案,打掉以张某某为首的职业骗保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扣兰博基尼、保时捷等涉案豪车13辆,涉案金额逾300万元。经查,该团伙自2022年起形成“组织者-车商-内鬼-车手”全链条犯罪网络,通过招募有犯罪前科人员充当“车手”,勾结二手车租赁商及保险公司内部人员,采取两种核心手段作案:一是通过故意制造豪车碰撞事故,利用网络散布不实舆情和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施压以达到保险公司快速赔付的目的;二是与保险调查公司人员串通伪造证据并隐瞒事故真相,绕开定损程序直接发起民事诉讼索赔。该案涉及伪造事故现场37起,虚增车辆损失金额,造成6家保险公司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并衍生虚假诉讼、扰乱公共秩序等次生危害。

三是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公安经侦部门侦破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案

2024年6月,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公安局经侦部门成功侦破一起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交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骗取贷款6人、违法放贷4人),涉案金额1.2亿余元。经查,该团伙通过微信朋友圈及熟人推介,以“办理借名贷款可获万元报酬”为诱饵,诱导百余人充当“白户”借款人,并教授编造贷款话术、伪造经营合同及银行流水等材料,用于虚构养殖等贷款用途。贷款审批过程中,勾结银行内部人员违规放贷,资金到账后经多个第三方账户层层转移,最终用于高风险投资、民间借贷及个人挥霍,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造成重大信贷资金风险。

四是包头市青山区公安经侦部门侦破新型“套路运”系列合同诈骗案

2024年4月,包头市青山区公安经侦部门成功破获一起新型“套路运”系列合同诈骗案,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涉及全国13个省市,涉及被害人85人,涉案金额约1178万元。经查,该犯罪团伙先后在4个省市成立多家供应链公司,通过模仿货拉拉等运输公司模式,以招聘大车司机跑业务为由,包装该公司具有实力、拥有固定货源运输,并且与大车司机签订贷款买车委托合同,骗取大车司机加盟费及保证金,以月入过万为由,诱惑大车司机在其公司办理高额贷款购车,从而赚取贷款差价。

五是鄂尔多斯市公安经侦部门侦破内蒙古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24年初,鄂尔多斯市公安经侦部门侦破“内蒙古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经查,主要犯罪嫌疑人黑某某在贵州注册成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网络货运平台”税收补贴政策,大量向自己所在鄂尔多斯市的公司以及其它省外公司开具品名为“运输服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5%-6.5%的开票费,在短时间内向全国29个省市的600余家企业虚开增值税运输发票16651份,价税合计15亿余元,严重扰乱了国家税收秩序,造成国家税款的巨额损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