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他平放在地上,双手交叠快速用力按压胸部!”近日,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邢丽娟接到一通紧急呼救,电话那头,一名男性老人在家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和沉着冷静的指挥,邢丽娟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家属开展心肺复苏,为救护车抵达争取宝贵时间。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通过电话指导救治成功的第121例急危重症病例。
作为城市急救的“神经中枢”,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员们不仅是接警员,更是电话里的“生命指挥官”。面对生死时速,他们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准确判断病情,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指令,指导非专业人员实施自救互救。从指导烫伤患者正确降温,到远程教授孕妇家属接生,再到挽救心跳骤停的生命,每一次通话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121例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指挥中心对调度员专业能力的严苛要求。通过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模拟演练和案例复盘,确保每一位调度员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沟通技巧。这些看不见的“战场”上的胜利,不仅展现了指挥中心团队精湛的业务水平,更彰显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
“多亏了你们的指导,他还活着!”患者家属的泣不成声,是对这群幕后英雄最好的褒奖。121 次隔空救援,121 次与死神的博弈,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员们用声音传递希望,用专业点燃生命之光。他们或许没有站在抢救室的聚光灯下,但每一次精准的指令、每一秒不放弃的坚持,都在诠释着“生命至上”最朴素也最动人的含义。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通讯员刘彦 韩桂岚 杨彦茹 记者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