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史安琪

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主题,济南市慈善事业促进发展中心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在济南大学开展“慈善服务培训 让爱更有力量”应急救护慈善服务培训活动。该活动面向大学生、慈善志愿者等群体,开展公益培训,通过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不断深化慈善力量助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活动现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山东医专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副队长秦召敏作为应急救护领域权威专家,围绕防震减灾、绷带包扎、心肺复苏、AED 使用等关键内容展开深入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震时该如何躲避吗?”秦召敏表示,很多人认为地震时应该往桌子地下躲,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据其介绍,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挽救生命,被称为生命三角。”秦召敏称。

秦召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同时,秦召敏针对大学校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着重普及了常见灾害的应对方法与紧急情况预防常识,让参训人员系统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开展专业救护的知识与技能。


理论学习之后,实操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济南市慈善中心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协调,专业人员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的标准演示。学生们踊跃参与模拟操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自上手实践。

“之前只是在视频里看过心肺复苏,这次亲手操作才知道每个步骤都有讲究,力度、频率都要把握好。” 一位参与模拟操作的学生感慨道。通过直观体验与实际操作,与会人员不仅增强了灾害救援、自救互救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更筑牢了守护生命的安全意识防线。

本次活动通过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进一步提升防灾避险能力。下一步,济南市慈善事业促进发展中心将持续开展此类公益培训活动,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