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着消暑良方。近日,话题#山西人的夏天可少不了漏鱼鱼#登上热搜,这道看似普通却别具韵味的小吃,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一起来看看。



“漏”出美味的“鱼”

在山西,漏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别看名字里有 “鱼”,可它跟真正的鱼没有一点关系,纯粹是用淀粉制作而成的美味佳肴。

漏鱼流传于晋南、晋中等地,它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深受群众喜欢,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在2020年,漏鱼的制作技艺还被评为杏花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源:视觉中国

山西人在做漏鱼时,多选用高粱面、荞面或玉米面。这些作为山西传统的农作物,其磨制的面粉富含膳食纤维,口感筋道;荞麦适应性强,在山西的山地广泛种植,荞面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带有独特的清香;玉米面则由颗粒饱满的玉米磨成,色泽金黄,质地细腻。

这些粗粮面粉各具特色,为漏鱼儿赋予了不同的风味与营养。人们常将多种粗粮面粉按比例混合,取长补短,使漏鱼儿既保留粗粮的醇厚口感,又兼具细腻质地。

他们先取适量淀粉放入盆中,缓缓加入清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淀粉与水完美融合,成为细腻无颗粒的面糊。这个过程很考验耐心,只有搅拌得足够均匀,才能为后续的美味打下基础。

有些家庭在制作时,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一些蔬菜汁,这些蔬菜汁有:南瓜汁、菠菜汁……博主@小猪在制作时,加入的就是菠菜汁,这样制作出的漏鱼营养价值会更高一些。



图源:截取自视频素材

接下来,把调好的面糊倒入锅中,开启炉灶,让火焰的热情慢慢渗透进面糊里。随着温度升高,面糊逐渐发生神奇的变化,颜色越来越透明,质地也愈发粘稠。

此时,就得不停地搅拌了,搅拌不仅能防止面糊粘锅,更能让它受热均匀,变得更筋道,持续搅拌至面糊变得晶莹剔透。



图源:截取自视频素材

面糊煮好后,重头戏来了——“漏鱼”。准备一个底部布满小孔的漏勺或者特制的漏盆,将滚烫的面糊舀到漏具上,面糊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小孔缓缓滑落,掉进下面早已准备好的一盆凉开水中。

瞬间,面糊遇冷迅速凝固,变成了一条条两头尖、中间圆,活脱脱像极了在水中游动的小鱼,漏鱼就这样诞生了。



图源:截取自视频素材

漏鱼的N种吃法,

每一种都能“香迷糊”

漏鱼的吃法多种多样,每一种都能带来独特的味觉享受。这一碗清凉的漏鱼,犹如一条条“小鱼”在水中闪烁着晶莹的光,光是看着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

酸菜漏鱼


酸菜是山西漏鱼儿的经典搭配。山西酸菜多以白菜或萝卜为原料,经发酵制成,酸爽开胃,能有效中和粗粮的干涩感。此外,腌韭菜花、腌蒜头等腌制小菜也常出现在漏鱼儿的餐桌上,为其增添独特风味。

凉拌漏鱼

这是最经典的做法之一。将做好的漏鱼捞入碗中,加入提前准备好的蒜泥、醋、酱油、盐、辣椒油等调料,再撒上一些香菜末或香葱碎或者黄瓜丝。搅拌均匀后,漏鱼吸收了调料的香气,口感爽滑,酸辣开胃,是夏日餐桌上的一道清新美味。



图源:小红书@肚子咕咕叫

浇汁漏鱼

将漏鱼盛入碗中,淋上用西红柿、鸡蛋等炒制而成的浇头。西红柿的酸甜与鸡蛋的鲜香相互交融,浇在滑嫩的漏鱼上,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图源:小红书@米老鼠

热炒漏鱼

热炒时,爆香葱姜后下豆芽、胡萝卜丝快速翻炒至变软。放入漏鱼鱼,直到漏鱼表面微微泛黄,变得软糯又有嚼劲。一盘热气腾腾、色香味俱佳的热炒漏鱼鱼就出锅了,吃起来软糯中带着劲道,配菜的清甜与漏鱼鱼的醇厚相互映衬,吃起来让人直呼“过瘾”。

而且山西人在吃漏鱼的时候,还会加入黄瓜丝、豆芽、胡萝卜丝等配菜。每一种效果都不同:黄瓜丝清爽脆嫩,在夏日能有效缓解暑气;豆芽口感脆爽,富含维生素;胡萝卜丝色泽鲜艳,增添视觉美感的同时,也丰富了营养……这些蔬菜洗净切丝后,可直接铺在漏鱼儿上,那叫一个美味~



图源:山西晚报

“刻”在山西人骨子里的美味

对于山西人来说,漏鱼早已不仅是一种美食,它还像是一位陪伴多年的老友,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回忆。

每到夏天,无论是在热闹的街头小吃摊,还是在温馨的家庭餐桌上,每人面前都会有一碗漏鱼,大家一边吸溜着美味的漏鱼,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那温馨的画面,成为了许多人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



图源:视觉中国

在外地工作的山西游子,每当夏天来临,对漏鱼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熟悉的味道,代表着家乡的温度,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的眷恋。

很多游子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小吃摊,吃上一碗心心念念的漏鱼,那一刻,仿佛所有的疲惫与乡愁都在这一口美味中烟消云散。



图源:视觉中国

就像作家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说的:“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漏鱼,就是山西最具烟火气的美食。它用简单的食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味享受。

今天,不妨也亲自尝试一下,感受这份来自山西夏天的独特味道,说不定,你也会就此爱上它。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