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前,人社部召开了会议部署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其中有与社保有关的内容。人社部门定调,接下去将确保养老金调整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强调今年的调整会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

这场会议给1.4亿城镇退休人员吃下了定心丸,结合近年来多次在5月公布养老金调整通知的实际,我们有理由期待2025年版的调整通知用不了多久便会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我们来分析一个问题,如果调整前每月领取3500元的养老金,调整后能不能增加130元呢?之所以选取3500元养老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是我国企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具有代表性。

将130元除以3500元可以倒推出上涨比例是3.7%,如此高的比例偏离了最近几年的养老金平均上涨比例,更是远远高于2024年3%的全国调整比例。

我此前预测过,2025年养老金的平均调整比例在3%至3.6%之间,即便最终公布的数字是预测值的上限,即3.6%,也无法让月入3500元的退休人员加130元。



这么来看,仿佛不可能加130元了?并非如此,养老金的调整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第一个便是地域。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收入差距很大。同样是增长3%,上海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超过5000元,上涨3%意味着平均增加幅度超过150元;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平均养老金只有2800元,平均涨3%意味着平均增幅为84元。

以2024年上海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一位月入35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的退休人员在达到70岁后每个月能加151元,增长比例高达4.3%。



第二个影响养老金调整的因素是年龄。

众所周知,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里专门设有高龄倾斜增加额,这是为了照顾达到一定年龄的高龄退休人员。

大部分省份的高龄倾斜增加额会按照年龄分成多档,如70岁至74岁一档、75岁至79岁一档、80岁及以上一档。年龄越大获得的高龄倾斜增加额越多。

这就导致哪怕是在同一个地区,月入35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的退休人员中,80岁的比60多岁的每个月可能多加40元以上。依靠高龄倾斜增加额的加持,部分退休人员能实现增加130元的目标。



最后一个决定养老金实际增加额多寡的重要因素为所在地区是否有特殊政策。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山东,当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光靠常规增加方式,哪怕达到了享受第一档高龄倾斜增加额的月入3500元养老金退休人员,也很难加130元以上。不过,人家山东有特殊政策。

多年以来,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均有这么一条规定:正好年满70岁、75岁或80岁的企业退休人员可以额外获得“到龄补贴”,三个年龄段的“到龄补贴”分别是290元、190元和360元。

值得注意的是,正好年满70岁便能在常规增加额的基础上再加290元,这一条让当地退休人员收益颇丰,因为每个人都会达到70岁,能享受一次这种福利。



综上所述,对现在每月领取3500元左右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而言,要想在2025年的调整中每月增加130元及以上需要至少满足三个条件里的一个。

要么身处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和北京;要么属于年龄很大的退休人员,至少在80岁以上;要么所在省份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有特别规定。当然,如果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里的两个以上,那么增加额的目标就不只是130元了,可大胆提高至150元甚至更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