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民族解放运动
1.吉兰共和国的反英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宣布中立,但并没得到交战双方的承认和尊重。伊朗成为德国、土耳其军队同英国、俄国军队交战的战场。战争给伊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城乡凋敝,农业和畜牧业日渐衰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使广大人民的生活不断恶化。


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伊朗人民深受鼓舞,1917年12月,苏俄政府在《告俄国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中,宣布放弃沙皇俄国在伊朗的一切特权,废除强加给伊朗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将军队从伊朗撤退回国。伊朗人民从苏俄的外交政策中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直接激发了伊朗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俄国军队从伊朗撤出和德国土耳其军队战败,使英国独自控制了伊朗。1919年8月9日,英国迫使伊朗签订了不平等的英伊条约。条约规定,伊朗政府的各部和主管机关设置英国顾问;英国军事代表团拥有编组伊朗军队的全权,英国人担任伊军的指挥官。英国还取得了在伊朗修建铁路和其他道路的特权。条约还规定对英国进口货征低关税。这个条约是英国企图将伊朗变为其殖民地的第一步,在事实上确定了英国对伊朗的保护关系。阿罕默德.沙赫政府的亲英政策使伊朗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1920年4月,伊属阿塞拜疆首府大不里士首先爆发了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利益的阿塞拜疆民主党。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府,要求伊朗独立和阿塞拜疆省自治,但这次起义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加上重要领导成员的背叛,所以在同年秋天失败。同年春,由民族主义者库切克汗领导的森林游击队占领了吉兰省和马赞得朗省的一部分,使吉兰省的民族解放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进展。6月5日,吉兰共和国宣告成立,建都腊什特。共和国的武装部队称红军,由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

吉兰共和国成立后,立即提出反对英帝国主义、反对大封建主的政治纲领,主要内容是废除1919年的英伊条约,驱逐英帝国主义,推翻沙赫王室。

吉兰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境内的英国殖民军被赶走,因惧怕革命而逃亡的大封建主的土地也被没收。


2.巴列维王朝的建立

吉兰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伊朗共产党于1920年6月22日在恩济利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伊朗共产党成立。伊朗共产党主张成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参加了吉兰革命的革命民主联盟。吉兰共和国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措施,引起库切克汗集团的恐惧,他反对发展和壮大工农力量,反对将民主革命继续向前推进。新建立的伊朗共产党缺乏必要的经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担负不了领导革命的重任。伊朗共产党建党初期还犯有"左"倾宗派主义的错误,同库切克汗产生了矛盾并不断加深,使民族解放运动内外的敌人有机可乘,从中破坏和瓦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吉兰共和国的军事行动受到挫折。吉兰红军向沙赫军队发动进攻久攻不下,使战斗处于相持阶段,吉兰共和国企图得到邻近省份的支援,也未能实现。

英国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伊朗的殖民统治,决定通过利用伊朗的政变来阻止革命的发展,大肆拉拢反对政府的资产阶级地主反对派。亲英派加紧同英帝国主义勾结,寻求其代理人。1921年2月21日(伊朗历12月3日),近卫军哥萨克师师长礼萨汗(1878-1944)发动政变,亲率3000余名哥萨克进军德黑兰,推翻了沙赫政权,建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取代了封建贵族的统治。


新政府成立后,礼萨汗掌握了军政大权。新政府成立后,一方面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吉兰共和国的革命运动,礼萨汗利用库切克汗和共产党的矛盾不断加深,向吉兰共和国发起军事进攻,推翻了吉兰共和国;另一方面推行维护民族独立的各项措施。1921年2月26日,伊朗新政府同苏俄签订条约,加强了两国之间政治经济的联系,苏俄承认伊朗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和沙皇政府对伊朗的债款及所有不平等条约,俄国在伊朗的财产全部无偿地移交给伊朗。新政府还废除了尚未获得议会批准的英伊条约,使伊朗军政机关中的英国顾问全部退出。此外,新政府还进行了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改革,粉碎了封建分立主义者的反抗,巩固了国家政权,礼萨汗开始成为新的独裁者。

1923年10月,礼萨汗出任首相。1925年,议会通过了废黜恺加王朝的法律,拥立礼萨汗为新国王,称礼萨-沙赫.巴列维。巴列维王朝代替了恺加王朝,伊朗取得了国家的主权。巴列维王朝代表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的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使其不可能保证国家和民族的真正独立和解放。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