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资深媒体人唐湘龙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是地球上唯一的,碰到殖民统治就硬扛到底,从没被彻底征服过的国家。

这番话初听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却引人深思。

在如今局面下,美国总统特朗普肆虐全球,任意施展霸权威风,强如欧美,也只能沉默以对。其他国家,例如日本、韩国和越南,更是不敢有丝毫反抗心理。



唐湘龙此言,可谓是给当今时局敲的一记警钟,向世界重提国家的血性。那么中国为何这么有血性,敢于面对殖民压迫始终亮剑呢?

——我们以近代中国史为例。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割地赔款签南京条约,开启了大国的沦丧之旅。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了天津、北京以及瑷辉条约,丢失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国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但即便清政府对外如此怯懦,在民间老百姓却从未放弃过救国,其表现也是可歌可泣的,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后,面对列强的招揽,即便是仍被小农思想束缚的洪秀全,依旧拒绝向列强出卖国家利益。



义和团运动浩浩荡荡,坚持要“扶清灭洋”;还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天津教案,普通老百姓对洋人的侵略同样恨之入骨。

正是因为有中国老百姓不断斗争,始终没有屈服,列强深感压力,最后才被迫放弃对中国的完全殖民,转而扶植清政府,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由此可见,即使在中国最沉沦的近代,中国人对殖民统治和不平等的压迫,都表现出了顽强斗争的态度。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中国有悠久且连续的文明传承。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一直延续下来的文明,这种文明的延续确保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大国意识。

所谓“文化自信”,是指历朝历代的老百姓都以中华文明为正统,对于其他游牧文明的态度或是反抗,又或是吸收融入。

于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即使对方能在军事上能打败中原王朝,但中华文明始终是主流,也是大家不愿意摒弃的内核。

至于“大国意识”,是指强大的延续性让中华文明不断积累发展,长期保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这种意识让我方不会甘于落后,而是致力于救亡图存,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比如近代时期,清朝曾短暂闭关锁国,导致在后来的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这一战彻底打醒了中国人,在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后,我们没有选择任人宰割,而是经历民族羞耻后有了救亡图存的尝试。

及至现代社会,各国承平日久,早已失去热血,但中国却始终屹立不倒,面对美帝国主义压迫从不低头,显得格外难得,而这也就是唐湘龙所说的中国不低头的由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