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牛区翠园春茶业经营部(以下简称“翠园春”)的店铺里,陈列着上百种茶叶产品,其中最受顾客们青睐的仍是陈列在店门前的飘雪花茶。这是翠园春自研的创新单品,也是店老板杨德均总结40余年独创工艺推出的“匠心之作”。
翠绿的嫩芽配上清新的茉莉,老茶友彭爷爷对这份带着花香的甘洌尤为喜爱:“我在这里已经买了10多年的飘雪了,他们品质好,价格也很公道。”点评起店里的独有花茶,20多年的老顾客陈先生也是赞不绝口:“这家店的花茶都是按照传统工艺,做到三窨一压一炒,香气入茶骨,哪怕喝到茶味没有了,茉莉花都还有香气,这种品质我们都是很认可的。”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成都市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名单里,翠园春作为金牛区“名特优新”优质个体工商户入选其中。“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杨德均说,消费者和行业的认可来之不易,接下来,翠园春会继续严把产品结构、渠道与品控,把物美、价廉、安全、优质的产品回馈给更多消费者。
延续
经营40余年,要把川茶文化“带出去”
翠园春位于大西南茶城临街一面,是这个老茶城建立之初入驻的第一批商户。早在1978年,翠园春的第一代经营者就已经在成都做起了茶叶生意,时年16岁的杨德均也跟随父辈的脚步,开始钻研起这门“茶经”。
从一个小茶摊起步,翠园春在40余年间稳步发展,杨德均也将积累数十年的制茶工艺累积起来,形成了一套自研的花茶产品。“我们店里的花茶,也是消费者最认可的产品。”聊起店里的“明星产品”,杨德均颇为自豪。为了能产出更优质的花茶,翠园春在十余年前就办起了自己的茶厂,从选料到制作都由杨德均自己“操刀”,采用的也是他的“独家工艺”。
销售、推广川茶,是翠园春40余年来一直延续的事业。今年4月,四川省《茶叶交易市场经营规范》标准宣贯会在大西南茶城召开,杨德均作为商家代表也参与其中,与来自全川的行业经营者们共同见证了川茶产业规范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在杨德均看来,川茶的经营包容性很强,就翠园春来说,在主营各品类川茶外,还引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品种。“请进来”和“带出去”也是他坚持的经营理念,“我们要将全国优质茶叶‘请进来’,把川茶、川茶文化‘带出去’,让更多省内外的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更安心的产品。”
“之所以选择推荐翠园春进入我们的首批优质个体工商户认证名单,是因为这家店在川茶经营、川茶品质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金牛区市场监管局五块石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张吉祥提到,长期以来,翠园春在茶叶质量管控、经营规范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延续独有传统工艺的特色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也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川茶示范标杆,把川茶品牌、川茶文化推广出去,擦亮我们的川茶品牌。”
传承
90后“新茶人”接棒,想让川茶泡出“新滋味”
上午十点,室外的气温随着炎炎烈日逐渐升高,但翠园春仍迎来了不少老顾客,有的是开车专程赶来采购,有的是结伴走进店里品尝新茶。杨德均的女儿杨纯静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不时还拿起一碟花茶向父亲请教“学问”。
90后的杨纯静是翠园春的第四代传承人,从小在茶叶堆里长大的她,对茶叶与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2013年,杨纯静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茶叶生意,边看边学间,她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茶产品、茶文化的“年轻化”,她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杨纯静观察到,近年来,消费者群体对茶产品的偏好趋势一直在改变,这对茶行业经营者的产品选择和经营模式都形成了不小的挑战,但对于像她一样的90后“新茶人”来说,这也是一次寻求突破的机遇。
“相较于市面上的茶饮店,我们缺少可供消费者体验的空间,但我们经营的核心是茶叶,这能为需要进行产品转型的茶饮店提供货源的支撑。”杨纯静说,这也是翠园春在着手推进茶产品年轻化时找到的一个切入点,“考虑到年轻群体对茶饮口感的接受度,我们正在尝试对产品线进行迭代,通过引入流行的果茶、花茶、调饮茶等品类,用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味道,逐步吸引他们去接受传统茶饮。”(岳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