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汽车行业非常内卷!真的吗?
在笔者翻阅的不少上市车企2024年财报中,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描述,几乎都有“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的字样。
这也让人对上市车企们的2025年一季报,倍感担忧。亏损或是盈利骤降都可以理解。
可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中国上市车企,可能从不缺乏强者。事实也正是如此。
截至5月9日,据《汽车K线》统计,有10家中国上市车企(乘用车整车为主)已公布2025年一季报/预告,情况似乎可圈可点。
其中,实现盈利的车企达到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企业仅有4家。这让人万万没想到,汽车行业真的有那么卷吗?
这比之前分析的2024年18家上市车企年报中,5家净利润下滑,7家出现净亏损的情况,大有改观。
那么,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车企,究竟有哪些看点,反映出哪些变化和趋势,值得投资者和消费者注意?
首先,今年一季度有7家上市车企营收出现下滑,但扭亏增利的多了。
这可能也从侧面表明,过去两年中国汽车行业全面降本增效,似乎有了一定效果。
包括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都属于这种类型,营收虽下滑,但盈利同比大增。
当然,上汽牵手华为,长安与东风重组,为两家上市公司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第二,强者恒强,赢者通吃。
具体来看,一季度比亚迪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依然保持霸主地位,力压上汽集团。
尤其是营收方面,比亚迪的1703.6亿元,在已公布的一季报当中,营收增幅(36.35%)仅次于北汽蓝谷,后者仍深陷亏损泥沼。
净利润方面,比亚迪也在绝对数量上凭借91.55亿元,冠绝中国上市车企,同比增幅高达100.38%,规模化和产业链优势显现,保持日赚1亿元的高水平。
同样还有公布预告的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已开始盈利,进一步反映中国汽车行业赢者通吃的趋势越发明显。
这从《汽车K线》此前统计的上市公司一季度销量情况,也能窥见一二。
不过,在净利润增速方面,赛力斯和尚未正式披露一季报的吉利汽车均超过200%,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国有汽车集团两极分化。
上汽集团在今年一季度触底反弹,实现盈利30.23亿元,同比增长11.4%,这家老牌强者的人事和企业变革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相比之下,同为国有汽车集团的北京汽车、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多少还是令人担忧。由于销量下滑,引起营收和净利润下跌,可能会让人对其基本面产生质疑。
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这些上市车企的半年报又会怎样?或许,它们都与鸿蒙智行产生了关联,会有些成果展现出来。
第四,长城汽车表现多少让人大跌眼镜,但不管怎么说,长城汽车季度营收依然超过400亿元;只是净利润17.5亿元,暴跌45.6%,有些出乎意料。
这从侧面反映出,长城汽车旗下坦克品牌面临较大挑战,而WEY品牌仍需要加快步伐,贡献力量。
第五,新贵赛力斯面临挑战和压力。
虽然净利润暴涨,但营收已经反映出其销量面临挑战和压力,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盈利。问界M8则将成为赛力斯和问界品牌的关键之战。
不过,看似总体尚可的一季报背后,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哪一家车企可以安枕无忧,在2025年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都有自己的一场硬仗要打。那么,上半年,大家情况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