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两个孩子上午有大提琴课,他爸早起送,我睡到自然醒。
中午两娃回来,小宝见我第一句话是:“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
我惊觉今天是母亲节,转回头问大宝:“你呢?”
他一如既往的内敛羞涩,小声地重复了弟弟刚才的那句话。
我赶紧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祝她母亲节快乐。
其实,对于过节这件事我不太在意,我喜欢那句话:“快乐幸福的人,天天都在过节”。
爱母亲、对母亲好、关怀母亲,绝不是只在母亲节这一天,而应该成为一种共识和习惯。
这个时代对妈妈的要求不仅高,而且双标。
最关键是,当一个女人成了妈妈后,她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无比的高。
特别是对待孩子,恨不得付出所有、牺牲所有,给他们最好的,生怕一点点差池就影响了孩子的前途。
但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想起纽约大学教授凯蒂·洛菲对美国父母的一段描述,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新一代父母也许同样适用。
她说:“我们这辈人的普遍臆想: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完美无缺。在这种为孩子营造理想环境的奇怪而又徒劳的想法背后,暗藏着更为奇特、也更为徒劳的理念:培养理想化的孩子。”
记住:我们培养不了理想化的孩子,也做不了理想化的母亲。
第一张照片是我第一次坐月子的时候照的,看起来那么稚嫩的我,已成了妈妈。
18年一晃而过,现在两个儿子都长大了,总的来说我很喜欢当妈,也很享受这个过程。期间有辛苦和烦恼,但幸福和快乐远远超出这些。
特别是他们帮我干活、为我服务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欣慰和感动。
我经常跟两个儿子说:“我是一个懒妈妈,不爱做家务,喜欢睡懒觉,我也是一个笨妈妈,需要你们帮忙哦。”
“你们很聪明很能干,比我强多了!”
随着他们慢慢长大,我越来越轻松,他们很独立,自己收拾房间,做自己喜欢的美食,自己安排时间和行程,总之什么都不让我管。
我就成了享受的那个人啦。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当妈有什么经验?我一定要真诚地告诉她:当一个懒妈妈。
成为母亲,不是“苦役”,而是幸运!
要好好享受上天赐予的美好,而不是让自己陷入痛苦的劳作之中。
爱孩子,要适度地放手;爱自己,要给自己一些自由。
祝亲爱的姐妹朋友们,母亲节快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