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ixabay

【编者按】今天正值母亲节,为了给陪伴陷入心灵困境的子女,以及自身也面临心灵挑战的母亲们以支持和帮助,渡过带来了“你是妈妈,你也是你”主题心理咨询优惠活动,精选了约20名擅长母亲与女性议题的渡过签约咨询师,以五折优惠为妈妈们提供服务,每位咨询师开放三个名额


同时,渡过精选了几则故事和感悟,希望帮助孩子妈妈们明晰自己面临的挑战所在,以及要改变、努力的方向,并看到改变的希望。

1

切断创伤代际传承


抑郁青少年的很多家长,在内心深处存在隐痛,这个隐痛传承自家长自身的原生家庭,并在陪伴自己的孩子时,无意识地激发出来,并波及到孩子——

✦•

当女儿确诊抑郁,我才意识到,肩上的担子已经让我脆弱不堪,更还有妈妈和哥哥们向我倾诉后我心里升腾起来的愤怒的威力——我和老公自己带孩子,每天接送孩子,辅导作业,早上抱着还未睡醒的上幼儿园的老二,在楼道里大声催促老大出门,晚上心急火燎、争分夺秒地赶地铁回家接娃,就像迎接一场场战斗;工作上的压力对于我这个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我来说,也颇为艰难。

自己小家庭的事务已经让我疲于应付,不仅没有富裕能量排解家人给我的负面情绪,反而会把负面情绪转嫁给女儿。

—— 木棉

✦•

回想我从小和父母相处并不愉快,但我一直以来没有当回事。

直到儿子罹患抑郁,并我才意识到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我 开启 了一场中年 “ 青春期 ” 。

从小到大爸妈几乎没怎么夸过我,这导致长大后的内心我极度不不自信、缺少安全高 。 于是 四十出头的我开始大胆 地 向父母说出真心话,倾诉心中委屈时,向来克制的我对他们痛哭了好多次。

这父母最初确不好有些适应,冲突也随之而来。他们很不理解,不明白我为什么 会 如此激动。 一度 我有点想放弃 了,放弃 期待 ,放弃 与他们关系的缓和。

但慢慢地,他们也在思考、改变, 我 开始 更加注重与他们的沟通方式。

—— yaya

2

陪伴孩子之前,请先照顾好自己


家长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心灵,才有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病了,家长不妨把目光由孩子移到自己身上——

✦•

家长课程最后一天老师讲“父母锦囊”的时候,我听到什么都是“看妈妈行不行,妈妈少焦虑,孩子少吃药……”,都是“妈妈,妈妈”。

虽然作为理性的成年人理解老师说得对,老师也很辛苦,但那一刻就想耍赖抬杠。 从小当个好学生,乖孩子,也许那一时刻我就是想回到淘气的8岁的时候,和老师对着干,发表我的不同意见,看你能接吗? 即使这样的任性,老师也是笑着接纳。允许我们哭,我们笑,我们闹,怼,害怕,生气……家长也被当做一个人来被尊重和接纳,这份感觉真的是久违了。

—— 云

✦•

家长课程最后一天老师讲“父母锦囊”的时候,我听到什么都是“看妈妈行不行,妈妈少焦虑,孩子少吃药……”,都是“妈妈,妈妈”。

这一刻,我发现,不是女儿病了,是我病了。一直是我在折磨着从小就乖巧懂事的女儿。虽然我也经历了一些家庭的矛盾(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遭受了一些痛苦,但这些不应该是我“发疯”的理由。

我应该先治疗我自己。但我还是不敢去医院,也不敢去咨询。于是就选择了以前女儿的老师推荐给我的渡过,参加了渡过家长基础课堂,也从此渐渐走出迷茫。

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尊重孩子,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尊重孩子,对于孩子动力不足在家躺平的时候,我能接纳包容;当孩子有了一些变化有所行动的时候,我真心地给她鼓掌。当我能做这些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放下了焦虑,活在当下,我不再去担心以后会怎么样,而是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可能。当我不再为焦虑的情绪所左右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做很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我专注于我自己的时候,我是稳定的,做好自己是一件令我身心愉悦的事情。

—— 子非鱼

✦•

我最初仍然对孩子学业抱有较高期待。如果看到她的表现不如预期,心中难免还是会暗自失落、烦闷。虽然经过前两阶段,我能自我克制,不会再冲她吼,但我的压抑和难过,整个家庭沉闷的氛围,她能感受得到。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的,她勉为其难地学着,但这无形中又在她本已不堪的重负上再绷了一根弦。每次考前,她都极度焦虑,我想,她是担心如果没好好学习,考试没考好,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爱她了吧,带着这样的恐惧和不安,活在别人认知和评价里的,内在的力量也就无从培育。

我意识到,如果这个卡点解决不了,孩子未来如何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人生局面,真正的康复从何谈起?

改变,当然还是要从自己做起,从“心”出发,找到自己!只有父母活通透了,不再用外部的标准,去标尺她、逼迫她,而是真正从孩子自身出发,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孩子才不会迷失成为“空心人”。

—— 小寒

3

看见孩子的痛苦,看见孩子在发光


当家长能够自我照顾时,也就能
“蹲下去”看一看孩子的视角,看到孩子的痛苦,以及孩子身上的光彩。

✦•

我的儿子一出生就在发光,从来没有停止。是 我自己,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他在发光。

我听看到儿子说话,言简意赅,铿锵有力;儿子在展现出来的沉稳、成熟、潇洒自如的状态,让我内心里真切看见,儿子仍然是非常优秀的人。

我现在看到了儿子痛苦的样子,也深刻感受到他的痛苦的滋味。那时,他的整个身体和内心是剥离的,大脑和思维不能自主。他不是不想努力,而是身不由己。他在探索、苦苦挣扎地想走出困境,在这过程中他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不是他自己想要的。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的儿子在发光。他受伤了,待在家里休养生息,尽管不再是以前学习成绩体现的光芒,但他的光圈更大了,而且在方方面面。

—— 花魂

✦•

姐姐心里一直是想着我的,只是不愿意说出口,偶尔在我帮她时轻声说“难为你了”,也会在聊天时不经意说句“其实我最对不起的人是你”,即便在我对她咆哮时,她依然淡淡地说“咱俩都不容易,互相体谅吧”;而细腻的妹妹会在清明时节给我发来信息“妈妈,此时你也会想念你的妈妈吧”;“这么多年,您支撑咱们这个家好辛苦呀!”

曾以为群里妈妈能够做到通透的,肯定是因为孩子已经痊愈,而了解深了,学习多了才知道其实不然。不是“心由境转”,而是“境由心转”

虽然女儿离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的心态已然发生了变化,我清楚看到她们的进步、她们的努力、她们的无奈,即便理解不了也能做到尊重,我也深深感受到,眼下的陪伴不再是我单方面的给予,同样也是孩子在陪我成长,陪我走在离苦得乐的修行路上。

—— 路过人间

4

做自己,不止于成为母亲


身为孩子的母亲,同时自然也承担着不同社会角色,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自然可以试着做自己。

✦•

春天在陪读女儿的城市,因追赶公交车脚踝受了伤,双脚不能着地,只得卧床。从照顾女儿饮食起居到生活不能自理,一夜之间,角色大变。然而奇怪的是我没有丝毫焦虑,被迫彻底“躺平”后,全部依赖女儿。 去校医处买药,帮我抹药,端茶倒水洗衣服,去食堂买饭,偶尔还做一次饭,笨拙而负责地“伺候”了半个月,于我是全然的接受和享受。

深秋时节,终于回到家,第一时间去医院做一个拖延已久的小手术,住院六天,不巧爱人出差,尽管有亲友陪床,两个女儿还是体现出“直系亲属”的责任,轮值夜班白班,遇上实习护士扎针扎不上,竟敢于提出更换技术娴熟的老师,而从小就习惯照顾人爱操心的我,整个住院期间甚至都没留意各项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

这个冬天,我真正活出自我,开启了老年大学的课程。 没有压力没有功利的学习简直是一种享受,声乐班里有大自己二十多岁的老大姐,那份认真执着的学习态度也着实让我感动。期末汇报演出中,一向社恐的我鼓足勇气报名登台演唱,让多年的闺蜜瞠目结舌。中老年瑜伽班对身体僵硬的我来说更是一种挑战,每次上课都是一身汗、多处痛,女儿都纳闷为啥要受这个苦呢,我笑言,坚持也是一种历练,坚持也让我对未来有所期盼。

这些年的经历恍如隔世,就像做了一个漫长、苦涩却让人回味无穷的梦,我们挣扎,也颓废,我们绝望,也期待,我们屡试屡败,也屡败屡战,我们纠结自困,也破茧而出……酸甜苦辣百般滋味,完整了人生体验,凤凰涅槃的痛苦,加速了成长蜕变。

——路过人间


采编:瑞宽

即日起至5月13日,扫描二维码解锁母亲节礼遇:五折心理咨询,让改变从「被看见」开始,名额有限!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精神健康知识,探索青少年抑郁解决方案,关注获取更多帮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