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好多年以前,我是一个严重的混油皮、痘痘肌,如今尚存的粗大毛孔,是经历过那个护肤资讯不发达年代的证据;也可以说,“自治”痘痘肌,是我进入护肤品这一行最直接的原因。那时,还是一个纸媒的时代,我有数不清的控油、去闭口、去痘的经验可以分享。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写这类话题了,“问题”本身不再,写作者便无法共情。
人算不如天算啊,谁能想到多年后,还会与突如其来的闭口、粉刺、痘痘重逢。起因是生病吃了一个多月的激素,随着病况好转、药量递减后,被大量激素药打破的平衡终于在皮肤上显现出来了。额头、下巴、脸颊、胸口、背上,哪儿哪儿都是闭口……我说,这就像第二次进入了青春期。
不幸中之大幸。
这回,如同带着答案穿越回去参加高考。
这些题,可太熟了。
不但会做,还晓得陷阱、弯路都在哪儿。
并且那么多年过去了,解决方法一点没变,堪称永不过时的护肤法则——
内部水润,表面干燥
绝大多数油皮痘肌都会踩的一个陷阱便是,疯狂控油、忽视保湿。结果就走进了“又干又油”的境地。毛孔表面的角质发硬,“堵”住了正常的角质细胞代谢通道,于是,闭口粉刺就越来越严重。
回忆一下,还记得当年的网红“流金水”湿敷的用法吗?
一方面是强行“浸泡”表皮角质,软化油皮痘肌“僵硬”的表皮角质,使其更容易脱落代谢(但就流金水的保湿而言,哪怕仅仅擦拭,效果也很好),这样皮肤就不容易长闭口了;另一方是它本身也带有一些舒缓、消炎的成分,多多少少对痘肌都有好处。不过话说回来,湿敷的性价比其实很低,要真真达到效果,一瓶水没几次就用完了。其实用舒缓面膜也是可以的。
油痘肌把“保湿”放在第一步,给做扎实了,后面上去闭口、去痘等功效产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过猛”而出现问题。所谓“油敏肌”,常常伴随着干燥一同发生,你们有困扰的人可以检查、回顾一下是不是这样。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多数的油皮痘肌都不会希望自己的皮肤看起来、感觉上“太过保湿”——这点我非常能够共情,对我们来说,很难区分“水润”和“油润”。“太润”,就容易沾上外界各种灰尘,再加上自身分泌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就是粉刺、闭口。
方法有二
⬇️⬇️⬇️
第一,非必要,不用(单独的)保湿精华。尤其是一些稠稠产品,是油皮白天护肤的禁忌。换成高保湿的化妆水,最好有抗炎、消炎镇静功效,并且没有稠乎乎的那种肤感。
黛珂今年出了新品化妆水,无论从概念、功能上都很适合这个场景来用。
主打一个保湿、无刺激配方。这点从包装上就能看得出了,不限肤质、性别、年龄,是一种“轻护肤”的理念(有点像早些年“肌断食”),哪怕别的什么都不用,护肤就这一瓶水,保湿力也是够的。这就要说到它在配方技术上达成了“水乳合一”——倒出来是水,涂上脸慢慢会变成乳(凝霜)。运用的是基于黛珂微囊技术的新型“凝油深润微囊技术”,将凝膏囊体化,使其保持化妆水的形态,在涂抹过程中慢慢释放保湿、屏障修护成分。
第二,只在夜间加强保湿。若保湿不够,只在晚上使用屏障修复的高保湿面霜。再不行,可以在面霜里加1滴精华油(是1滴、不是1滴管)。具体为什么,下面我还会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珂润面霜。论屏障修复的高保湿面霜,整个护肤界我只服这一个品,入行至今十几年,还没见过对手。
第三,一定重视护肤最后一步——防晒(隔离)。能给皮肤表面带来清爽感、哑光感、不易附着灰尘,同时,好的防晒还能抑制皮脂氧化、控油,这点非常重要了。以及,油痘肌常常伴随皮肤内在炎症,紫外线会加重刺激炎症,防晒本身亦是必不可少的。
产品推荐详见>>>
1)
2)
3)
果酸A醇:不同用、不连用、与油用
果酸和A醇类护肤品,是对闭口粉刺肌肤最有效果的两类产品。但只要加了“最”,那么风险也自然随之提高。我的9字口诀——不同用、不连用、与油用——能至少帮你降低80%的风险。
果酸和A醇都属于“强力剥脱”类的产品。虽然A醇常常被冠以抗老成分之名,但在短期效果上,它在粉刺闭口皮肤上的见效最快。两者能帮皮肤“松松土壤”,让角质恢复正常代谢。令粗糙的皮肤变得光滑。因此,用这两类产品的时候,并不需要常规的去角质;事实上,去角质产品大多都去不了闭口粉刺。你说,那么“强”的两类产品,放在一起用,能不出事吗?这就是“不同用”。
不 同 用
一些看似没有那么“猛”的产品,其实也是含了酸的,要格外注意。
比如我特别喜欢的VOTARY苹果酸爽肤水,它里面有苹果酸、乳酸、乙醇酸、柠檬酸,虽然放在爽肤水里头的量都不大,但多少都是酸。那就千万记得,后面不要叠加A醇精华。
说回VOTARY,是个主打天然绿色纯素概念的英国品牌,如果有机会去逛一下店的话,一定不会空手而归,太好买了。就单说这款爽肤水,在酸类护肤品中属于比较温和的,要在使用两三天后,慢慢会发现嘴角、下巴处密集长闭口粉刺的地方开始变得光滑。事实上在此之前,还会在洁面后、用毛巾擦干脸时发现能擦下皮屑,这就是堆积的老废角质开始自然掉落了。
哪怕不是痘痘闭口肌肤,一些角质堆积的部位,看上去暗沉、粗糙,每周用它2-3次,也能给皮肤“抛光”。
这就要说到口诀的第二点,“不连用”。
不 连 用
果酸、A醇效果来得很快,令人一阵狂喜,恨不得加倍量使用,怎么还能不连用呢?
这就是人的贪念,不懂得见好就收。
不管它们的抗老有多强,还是要回归到果酸、A醇“松松土壤”的基本功效。当第一轮“松土”已经见效,意味着在你还没察觉的时候,表皮角质已经发生换新了。试想一下,受伤后刚刚新长出来的皮肤有多脆、弱、嫩?经得起再一次“剥脱”吗?踩雷、过敏,通常就是在这么不经意间发生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拉长阵线,给到皮肤(细胞)足够的代谢、新生的时间。刚开始,隔天使用;1周后,每隔两天使用。具体隔几天,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不同定夺。人是活的嘛!
与 油 用
最后三个字“与油用”尤其关键,牵涉到果酸、A醇此类猛药的搭配问题。在做好基础保湿的前提下,比如上述提及的保湿水,或者保湿水乳等,再有一款护肤油便堪称完美。
我充分理解,部分油皮痘肌打心眼里对“油”类护肤产品很抗拒。如果你肯给一个机会的话,记住2个点:第一,只在晚上用;第二,只用1滴。会发现惊喜的。
再好的配方,果酸、A醇毕竟也是“扒了层皮”。而护肤油是相对来说“最原始”的护肤品。这里打引号的“最原始”是个关键点。油,就是油。是某某植物提取出来的油,它们会有一点儿厚度,但贴合在皮肤上时,就像穿了件全棉的内衣一样,有存在感,但舒适保暖。
所以你们看啊,在如今“后早C晚A时代”,市场淘汰一批、进化一批之后,留下来的很多A醇产品都直接把产品配方的载体换成了“护肤油”。不要说,还挺聪明的。
三五年前醉象刚出A醇油的时候大概就是这个概念。品牌的奶昔护肤概念便很讲究产品之间的搭配、协同作用。但估计A醇还是太猛了(有单独1%A醇精华),索性帮你配好,用起来的风险则大大降低。马鲁拉油的肤感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用久了会有点乏味,因为这个牌子是不加香料、精油的。
所以在DARPHIN朵梵出了A醇精油后,我果断换了产品。胶囊装还比较好地控制用量,以及可以更加精准地计算日子、做到第二条准则“不连用”。
DARPHIN是法系经典SPA品牌,油类护肤品是看家本领,能把功效护肤猛药做出奢华体验感来。这种油一上脸就能感受到“高级”,随着顺滑、贴肤的涂抹,清晰地感知它在缓慢渗透。有霍霍巴籽油、澳洲坚果籽油、芝麻籽油、野大豆油等多种天然植物油做底油,顺滑、贴合,滋润角质屏障。配合猜测大约0.1%浓度的A醇,在油的“辅助”,既能缓释,又能促渗。加上一股淡淡的天然芳香,堪称浪漫之笔。是一些高性价比的“人造油”做不出来的肤感。
主要还是管住嘴
讲到最重要,也是大多数人最不要听的“正确的废话”——油皮痘肌问题的根本是内在。
好比我与之重逢是因为激素戒断,实际上也是内在问题。护肤只能解决当下、现在一刻的困扰。令人“绝望”的是,出门一天回来,皮肤上的一个个小孢、颗粒感又来了,每天都在循环往复。并且,内在问题引起的痘痘、闭口,还不止长在脸上,耳朵后边、鼻子、后背、胸口,皮脂腺旺盛的地方都有。
因此,洗得干净的沐浴露,以及果酸身体乳也成了搭配刚需。
我有好多好多SPA品牌的沐浴产品,一个比一个贵,香味、肤感比很多洁面产品都要好。但唯独在近期没法儿用。当整个上半身都在长闭口粉刺的时候,只会想一件事——如何能洗干净!
虽然很想用硫磺皂,但显然我有更优选择。
洗的干净、冲得清爽、香味好闻,洗后干爽不干绷,那么,可悠然就是不二选择。
身体乳,我上了个强度,NEOSTRATA芯丝翠15%的果酸身体乳。
NEOSTRATA是做果酸的专家,15%甘醇酸身体乳涂在身上比想象中舒服很多,没有黏成胶水,对后辈的痘痘、手肘关节处的鸡皮肤的改善可谓立竿见影。如果不是像我这种每天都在循环往复同一个问题的话,其实一周用个两三次足够了。
油皮的困扰,是一场持久战。有些人到了四十几还没与之和解。有些人莫名其妙地从混油变混干也并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些人(如我)竟然还能“穿越”回去与之重逢。我们说得玄一点,都是缘分。
这些年的护肤经验告诉我,即便已经细分到“混油皮痘肌”,也无法直接地分享一个routine给到任何人。因为不同的地区、环境、温湿度、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任何的一小个细节,都会造成大大的不同。就好像我上面写到“不连用”,那么到底是一天隔一天、两天隔一天,还是一天隔两天?这个,真得自己来把握。
不要慌,不要急,不要下狠手。再不济,洗干净,擦个面霜,睡一觉起来皮肤也会变得比现在更好。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