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初三(2)班的教室,粉笔灰在光柱里轻轻浮动,转动的吊扇声音搭配着窗外的蝉鸣,令不少学生泛起了困意。
语文老师褚红学手指关节叩了叩讲台,这突兀的声音瞬间让几位眼皮打架的学生清醒不少。
“天气容易犯困,得要想办法让同学们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气氛。”看着课堂上哈欠连连的学生,这位优秀的教室褚红学心想道,有了“可以用对联。”
褚红学推了推那副磨得发亮的黑框眼镜,“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讲对联的知识吧!“
“对联可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艺术表现姓氏,也是汉语博大精深的体现,至今可有上千年的来头。” 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秦朝那会,老百姓就爱在门上挂神荼郁垒的桃木板上避邪,,到了唐宋慢慢就有了对仗的句子,等到明清,对联就跟过年的饺子似的,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一些关于对联韵律的书,例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也相继涌现……”
“这对仗,讲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好比‘天’对‘地’,‘雨’对‘风’,读起来还得抑扬顿挫。”
在褚红学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同学们越来越专注、精神,时不时的举手发言提问,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
褚红学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有参与度,于是清了清嗓子:“既然大家都了解到了相关知识,那今天咱们就来玩对对子!”
眼瞅着月考只剩两周,他心里琢磨着得给大家鼓鼓劲,一个上联在心里出现,卷了卷袖子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香,七个大字跃然眼前:“两横一竖就是干”。
“这‘干’字,拆开是两横一竖。” 褚老师转过身,眼里闪着光,“我盼着你们,不管是眼下复习考试,还是以后走出校门,都能有这股子‘干’的劲头!遇到难题别退缩,咬咬牙闯过去!”
“大胆想,放开对!对联没标准答案,就看谁最有灵气!” 褚老师笑着鼓励道。
“老师!我来!” 语文课代表赵静 “腾” 地站起来,“我顺着老师的上联,对‘三横一竖事业丰!”
他挠了挠头解释:“您看,‘三横一竖’是个‘丰’字。只要咱们肯下功夫,以后保准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接着平时最文静的林小萌站了起来,“老师,我的下联是‘一撇一捺方成人!,这‘人’字啊,就靠一撇一捺相互支撑。要是只想着自己,肯定站不稳。咱们班也得团结,复习时互相帮衬着,才能走得长远。”
褚老师对这个下联不住点头,眼里满是赞许。
“半钵半盏只认钱!” 调皮的张明突然喊了一嗓子。“什么时候都有人一门心思钻钱眼里,这样可不对!”
这副带着调侃的下联,倒是让大家对生活多了份思考。“你这小子,有想法!” 褚老师也忍不住乐了。
"单人独木万事休。"后排传来清冷女声。穿淡蓝衬衫的女生扶了扶眼镜:"'休'字拆开就是人倚木,独木难支。"她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班级合照,“一个人再厉害,也像棵孤零零的树。我认为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我们都要懂得互帮互助,这样肯定事倍功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几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夕阳把教室染成暖金色时,褚老师看着学什么踊跃对出下联,内心十分高兴。
褚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对联不只是文字游戏,它藏着老祖宗的智慧。今天这堂课,我更高兴的是看到你们敢想敢说。把这股子精气神用在学习上,还有什么难关过不去?”
“你们这些下联,有志向、有哲理,还有对生活的观察,都对的不错,老师甘拜下风!下课我请大家吃雪糕!”
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了欢呼声。
针对老师的下联,大家心里有什么好下联,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