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们一共为康熙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共55个孩子,是清代皇帝中子女最多的一位。不过,这55个孩子中只有28个活到成年,成活率只有50%,特别是女儿的夭折率更高,达到60%。其实从35个儿子、20个女儿这样不平衡的生育比例来看,本身就不能排除女儿很小夭折而没有留下记录的情况,有记录的女儿夭折比率也比儿子高,也说明女儿在皇室受重视的程度,包括医疗、生活待遇等方面不如儿子。关于康熙的儿子,各种书籍和故事里面已经讲得很多,最著名的就是九子夺嫡,我们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今天就讲一讲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康熙的女儿们。正好前面讲的祖母和后妃也都是女性,这一期我们就权且叫做“康熙皇帝家的女人们”吧!
康熙共生了20个女儿,但其中10个在没有序齿的时候就夭折了,另外序齿的——就是排了行,被称为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的10个女儿中,又有两个在十二三岁亡故,最后只有八个女儿长大成人并且出嫁。不过,康熙朝的大公主并非康熙皇帝所生,而是他的弟弟常宁的女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康熙成婚后,陆续生了几个儿子,但一直没有女儿,直到康熙十年才有一个汉女妃嫔张氏给康熙生下第一个女儿,康熙对于这个女儿一定是很喜欢的,只可惜此女在四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可能为了缓解自己的丧女之痛,康熙决定抱养一个女儿,就在皇长女死去的当月,他就把弟弟刚刚出生的女儿抱养宫中,封为大公主。虽然是养女,但康熙对大公主的感情并不比亲女儿差,册封她为和硕纯禧公主,将她嫁与蒙古科尔沁台吉班第之后,就给额驸在京城安排了一个稳定又清闲的职位,让公主夫妇既可以在京城居住,也能不时回蒙古婆家。
康熙有一次北巡,就住在当时正在蒙古的养女家,赐给他们夫妇各种物品,以示对女儿女婿的关爱。还有一次大公主生病,康熙立即派御医前往蒙古诊治,保证养女的健康。这位大公主后来活到71岁,是康熙所有女儿中最长寿的一位,这与康熙的关爱和照顾是分不开的。讲完大公主,我们再来看看二公主,她是康熙事实意义上的长女,荣妃马佳氏所生,被封为荣宪公主,19岁下嫁蒙古巴林郡王之子乌尔衮。这里顺便插一句,康熙女儿多在十八九岁出嫁,比雍正、乾隆时很多公主十四五岁就出嫁,下嫁的年龄相对是比较晚的,体现出康熙不愿意让女儿过早成婚,远嫁他乡,而是希望他们在自己身边多待几年,更加成熟之后再走入婚姻,也是一位老父亲的拳拳爱女之心了。
荣宪公主的额驸乌尔衮,是我们前边提到的孝庄太后最宠爱的女儿巴林淑慧公主之孙,也就是康熙把女儿嫁给了姑母的孙子,亲上加亲,让清廷与巴林部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而荣宪公主嫁到蒙古后,有自己姑奶奶相伴和指导,更容易适应婆家的生活。刚才说康熙有一次北巡时住在大公主的府邸,那他住在二公主府邸,或者北巡时让二公主来行宫请安团聚则多达10次,可见他和这个女儿感情更深。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康熙帝要前往遵化祭拜父亲的陵墓。临行前,正好回京省亲的二公主身体不适,康熙一方面派御医诊治,一方面嘱咐皇子们随时把二公主的病情报告给他。在皇子中,皇三子胤祉和二公主是同母所生的姐弟,所以二公主的事情康熙常会交给胤祉来负责。胤祉就将御医给姐姐看病的情况、开了什么药、吃药后有什么反应,都详细报给康熙,让在外的父亲放心。康熙又觉得二公主在京所住的房子不好,让胤祉给姐姐重新找一处居所,也许换个居住环境会对病情有好处。胤祉就与内务府总管一同在京城找了两处院落,都很大,有一两百间,而且是按照满洲习俗改建好的,让父亲看看哪一座合适。结果康熙对两所房子都不满意,让胤祉继续寻找,之后又不放心,说干脆等自己回京以后亲自寻找定夺吧!
康熙对二公主的爱最直接地体现在给她的品级待遇上。清代规定,只有皇后所生之女可以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皇子中的亲王,其他妃嫔所生的女儿都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二公主是荣妃所生,因此最初被封为和硕荣宪公主,这是符合宫闱制度的。到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又下令将和硕荣宪公主晋封为固伦荣宪公主,其额驸也相应封为固伦额驸,就是破格给了女儿最高的等级和待遇。当时宣布的破格晋封的原因,是上一年康熙在患有重病时,荣宪公主从蒙古赶回来侍奉父亲,每天在父亲身边恪尽孝道,让康熙深为感动,说所有女儿中对父亲情感最真挚的,就是二公主了,因此晋封她为固伦公主。当时康熙生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刚刚废了太子,心情特别低落,在儿子让他失望的时候,女儿的悉心照顾大大填补了老父亲的情感空白。当然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女儿中,二公主与父亲的感情的确是最好的。
除了以上两位公主之外,康熙对其他女儿也都是爱护周到的,只是限于篇幅我们不能一一呈现。当然,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康熙的父爱很难跳脱历史的局限性,尽管他爱女儿,但也要为她们安排各种政治联姻,让她们远嫁蒙古,承担起稳固边疆、稳固满蒙关系的重要使命。
。事实上,康熙的帝王形象离不开这些家庭中女性的托举,是她们将他扶上宝座、稳固皇权,为他生儿育女,建构起皇室大家庭,给他关爱和服从,满足他的情感需求,又为他的政治目标默默牺牲和奉献。所以我们在研究帝王历史的时候,不可忽视其背后无声的女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