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田地里、家庭的菜园中,甚至厨房里的杀虫剂,都可能藏着一类“隐形杀手”——有机磷化合物。它们是常用的农药和杀虫剂成分,一旦接触不当,就可能引发有机磷中毒。如何识别、预防和应对?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科兼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鑫健表示,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毒死蜱等)和一些家用杀虫剂,通过抑制人体的胆碱酯酶发挥作用,让害虫神经兴奋过度而死。但如果人类不小心接触,同样会被“攻击”:胆碱酯酶失效后,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全身器官可能陷入“混乱”。

常见接触途径

1.皮肤接触:打农药时没戴手套,或衣服被污染后直接接触皮肤;

2.吸入中毒:在密闭空间喷洒农药、杀虫剂,或吸入挥发的气体;

3.误食误服:误把农药当饮料、食品污染(如蔬菜、水果残留)。


用有机磷或杀虫剂喷洒果树

(图片来源:千图网)

中毒后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

有机磷中毒的症状分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记住“三大典型表现”能快速识别:

轻度中毒:像得了“重感冒”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流口水、视力模糊、眼皮发沉、浑身乏力,部分人会胸闷、气短。

中度中毒:身体“不受控”

除了上述症状加重,还会出现多汗、瞳孔缩小(像针尖一样)、呼吸困难、肌肉发抖(比如眼皮跳、全身抽搐),甚至吐白沫、腹泻。

重度中毒:危及生命

昏迷、呼吸极度困难、全身抽搐不止、血压骤降、心跳紊乱,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因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死亡。

特别提醒:若发现身边人接触农药后“嘴里有大蒜味”,哪怕症状轻微,也要高度警惕!

黄金急救:分秒必争,这几步能救命

一旦怀疑有机磷中毒,立即按以下步骤处理,同时拨打120:

1.快速远离现场

若在打农药或喷杀虫剂,马上远离污染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若衣物被污染,立刻脱掉(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染物,最好戴手套或用夹子处理)。

2.彻底清洗污染

皮肤接触者: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全身(包括头发、指甲缝),千万不要用热水(会加速吸收)。

眼睛污染: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以上。

误食者:不要强行灌水洗胃!若意识清醒,可喝300~500毫升清水,用手指刺激舌根催吐(吐到液体澄清为止),但昏迷、抽搐或有剧烈呕吐者禁止催吐,以防窒息。

3.保留“证据”

带上中毒者的呕吐物、剩余农药瓶(或杀虫剂包装),方便医生快速判断毒物种类。

预防大于治疗:这些细节要牢记

1.打农药时做好防护

穿长袖衣裤,戴橡胶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别穿凉鞋或拖鞋。

不在高温时段打农药,不逆风喷洒,打完农药后彻底洗手洗脸再进食。

2.管好家中“毒物”

农药、杀虫剂单独存放,远离食物、饮用水和儿童,贴上明显标签。

过期农药别随便扔,联系当地农业部门统一处理。

3.吃蔬菜水果前多洗一步

用清水浸泡10—15分钟(或加少量小苏打),搓洗表面,能减少残留。

带皮的水果尽量削皮,不认识的野菜、野果别乱吃。

就医后还要注意啥?

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去医院检查胆碱酯酶活性,因为有机磷中毒可能有“反跳现象”(病情好转后突然加重)。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特效解毒药,必要时进行洗胃、血液净化等治疗。

记住: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拖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有机磷中毒虽然危险,但只要我们多一分警惕,做好防护和应急处理,就能大大降低风险。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要把农药、杀虫剂锁好、放好。遇到异常情况别慌张,先脱离危险、清洗污染,再赶紧就医。保护自己和家人,从这些小细节开始!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