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仟煜 记者 李超)“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在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震阳实验学校,这个“行政执法现场情景模拟大比武活动”的初赛举办地,近两百名师生和家长观看比赛,通过情景演绎这一鲜活形式,实现“零距离”普法互动。

为了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让师生直观感受行政执法流程,该校法治副校长姚昱提出将活动初赛场地设于校园内的建议,获积极响应。

比赛过程中,城管、市监、应急、生态环境等部门打破传统执法普法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编排模拟执法情节,将生动的执法活动“搬”进校园。

“让法治从墙上标语变成身边故事。”姚昱表示,这种“体验式普法”不仅能破解“法律条文枯燥”的难题,更通过“执法视角转换”,让学生真正理解“法治社会”背后的公民责任。

姚昱是昆山市司法局张浦司法所所长,自2024年年初担任张浦震阳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从2022年开始,法治副校长制度被纳入昆山依法治校的关键措施,实现校内外法治教育的协同推进。目前,法治副校长已实现全市148所中小学校全覆盖。

近年来,昆山将青少年普法作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的重要一环,以“政府主导、学校主阵地、社会协同”模式,优化整合政府部门、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多方力量,用足用优法治资源,构建覆盖全域的法治教育支持网络,打造法治教育的“社会共同体”。

法治副校长广泛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凝聚校内外合力,推动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法治教育阵地建设持续优化,从源头增强青少年学法用法法治意识。

在姚昱的倡议下,学校举办形式新颖的普法活动,如校园法治漆扇文创大赛等。在大赛中,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制作绘有法治寄语的漆扇。开展一年以来,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

这两年来,昆山市司法局打造“尚法小鹿”动漫IP,通过微信视频号推出系列普法短剧,以二次元形式解读法律。此外,昆山推出法治非遗课堂,将剪纸、昆曲等传统文化与法治主题结合。

截至目前,昆山市在148所中小学设立普法工作联系站,校园法治图书室、宣传栏覆盖率超90%,让法治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昆山还规划了法治教育专门课程,将青少年法治教育课本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采用故事教学、案例研讨、法治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讲解防范校园欺凌、远离性侵害等方面法律知识;建立3631名“法律明白人”、50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护航队伍,形成覆盖全市的法治神经末梢。

樊鎏从事德育工作十余年,现任昆山市蓬朗高级中学校长,同时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批立法信息员。

自2020年9月当选立法信息员以来,樊鎏先后参与国旗法、国徽法、长江保护法、反食品浪费法、教育法等多部国家法律草案和修正草案的意见征求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0多条。

在国徽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他从校内外调研的实际出发,提出“国徽应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意见建议,经论证后被纳入法律。

樊鎏主张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普法形式,按照不同的年级进行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比如小学阶段开展普法游戏,高中阶段则通过理论学习与模拟立法过程等形式进行相应的普法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