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当时,国内食糖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急需从国际上购入30万吨食糖。
但在那个敏感时期,一旦中国大规模采购的消息传出,国际上的投机商们必然会哄抬糖价!
这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外贸部华润公司经过深思熟虑,将目光投向了郭鹤年。
郭鹤年,这位传奇人物,1923年在马来西亚出生。
祖籍福建福州郭宅村。
他的家族,是下南洋中的一员。
清朝末年,他的父亲郭钦鉴跟随家中兄弟,背井离乡前往南洋淘金。
在马来西亚,郭钦鉴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出色的口才,靠卖香料发家致富。
随后,他与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郑格如结为连理。
婚后育有三子,郭鹤举、郭鹤龄和郭鹤年。
郑格如是在福建的协和大学毕业的。
学识渊博、思想开明。
尽管身处海外,但她依然坚持让孩子学习中国文化。
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爱国华商——郭鹤年!
郭鹤年17岁时,进入莱佛士学院学习。
在这里,他结识了李光耀等一批政界子弟人士,无形中积累了人脉资源。
1947年,24岁的他在新加坡创立了“力务克”船务公司。
主要经营商务、船务经纪以及杂货业。
然而,业务刚展开,命运就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创业第二年,他的父亲就因病离世。
在母亲的建议下,他回到了马来。
随后他将家族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而那时他也不过才25岁,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的马来,正处于从英国独立的关键时期。
新政府急于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以实现经济独立。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决定投身炼糖业。
1960年,他创立了马来第一家制糖厂。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他向政府租借了大量土地。
将其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实现了原料的自给自足。
同时,他迅速建立起了覆盖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
形成了 “原料—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制。
殊不知,这个业务无形中帮中国度过了难关。
1970年,他成功预判到全球糖价即将上涨,提前以低价大量购买白糖与期货。
果不其然,糖价飙升,他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全球10%的糖业市场都由他控制。
在马来西亚的糖业市场更是占据了80%的份额。
因此,中国公司的代表紧急联系到他。
向他说明国内的困境以及此次采购任务的紧迫性和保密性。
郭鹤年虽然是马来西亚籍,但他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听到祖国的求助,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次秘密采购,他采用了瞒天过海之计。
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起国际糖商的关注。
所以必须精心谋划,分散他人的注意力。
他首先派最信任的心腹假扮成日本商人,前往巴西进行秘密采购。
之所以选择巴西,是因为那里的食糖产量丰富,能够满足中国的大量需求。
同时,为了给巴西的采购行动打掩护。
他决定亲自前往日内瓦,参加一场重要的国际糖业会议。
在日内瓦的会议上,他与各国糖商们周旋、交流。
巧妙地掩盖着自己的真实目的。
而此时,他的心腹在巴西正紧张地与当地的糖厂进行谈判。
由于采购数量巨大,引起了一些糖商的怀疑。
有英国同行甚至向郭鹤年透露,巴西出现了神秘的亚洲面孔在大量收购食糖。
他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巧妙地应对了过去。
经过艰苦地谈判和努力,终于在短短三天内成功签订了合同。
与此同时,他还在国际期货市场上进行了一系列操作。
他大量购入欧美市场的白糖期货。
随着中国采购消息的逐渐泄露,全球糖价开始大幅上涨。
他抓住时机,将手中的期货高价卖出。
成功赚取了500万美元的外汇。
这次采购行动,他不仅为中国解决了食糖短缺的问题,还为国家赚取了一笔可观的外汇。
而他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收取任何报酬!
完成这次秘密购糖行动后,他的商业版图开始向更多领域拓展。
1971年,他在新加坡创办了“彩虹集团”。
旗下首个项目便是新加坡第一家豪华酒店——香格里拉酒店。
1984年,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吸引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郭鹤年得知中国政府打算在北京建设国际大商圈时,毫不犹豫地打包了5亿美元的资金前来参与投资。
当时,中国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能拿出这么多钱。
于是他一个人包办了全部工程。
这个项目就是后来著名的北京国贸中心。
如今,这里云集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办公楼、高端购物中心和豪华酒店。
每年仅房租收入就可达50亿。
除此之外,“金龙鱼”也是他旗下的。
为了让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他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
他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不断推出新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他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广告投放。
短短十几年,金龙鱼就家喻户晓。
成为中国食用油行业的领军企业,占据了市场的重要份额。
1988年,应邵逸夫要求,他从澳洲帮庞雅伦手头接过电视广播的前身香港电视31%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后来,他又在传媒界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
1993年,他收购了《南华早报》。
这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
如今,郭鹤年已过百岁。
然而,他心中还有一大遗憾!
那就是寻找合适的继承人。
他有两任妻子,共育8名子女。
3个儿子和5个女儿。
在这些子女中,长子郭孔丞最初被重点培养。
被视为家族接班人的有力人选。
他出生于1954年。
早年在澳大利亚留学,攻读企业管理专业。
毕业后,他回到马来西亚,进入香格里拉集团担任董事。
开始在家族企业中积累经验。
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对他的继承产生了重大影响。
24岁时,他在一次饭局上邂逅了邓丽君,两人随即陷入热恋。
经过3年的交往,他们宣布订婚。
可这段恋情却遭到了祖母郑格如的强烈反对。
她向邓丽君提出了3个条件:
一是要详细说明身世背景和经历。
二是要彻底终止演艺事业。
三是要和娱乐圈人士断绝来往,尤其是与男性友人划清界线。
这些条件让邓丽君难以接受,最终她选择退婚。
除了郭孔丞,郭鹤年的其他子女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展。
二房女儿郭惠光如今是香格里拉集团的主席。
虽然她在马来出生,但却是在香港长大的,毕业于哈佛。
毕业后,她曾在摩根大通做分析员。
2003年加入家族企业,从《南华早报》的记者做起,一路升迁至行政总裁。
2017年正式担任香格里拉(亚洲)董事会主席。
侄子郭孔丰也是商业领域的佼佼者。
他是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益海嘉里集团董事长。
郭孔丰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毕业后直接加入郭氏集团工作,负责开拓大豆油业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筹划建立食用油精炼厂。
并推出中国第一款小包装调和油“金龙鱼”,改变了中国人的食用油消费习惯。
1991年,他自立门户,创办丰益国际。
在他的带领下,丰益国际成了世界第3大的粮油企业集团。
郭鹤年曾评价他:“如果要找一个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他是最佳人选”。
尽管郭鹤年的子女和侄子都是顶尖人才,但要继承他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们都有所欠缺。
毕竟,利益分配和协调各方利益,是一件很难的事。
虽然面临着传承的挑战。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子女和家族成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定能够继承他的商业智慧和爱国精神,将这份庞大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看完记得关注(@2号探秘人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郭鹤年. 央视网经济频道.
景鲁勇. 郭鹤年:从“亚洲糖王”到“香格里拉之父”[J]. 金融博览,
“一瓣爱马来西亚,一瓣爱中国”(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31)).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霸之王郭鹤年:做生意要有胆量,但胆量要对生意不对人. 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