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好意思,我那天喝多了,现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多谢你们及时把我拉上120救护车顺利送医,保障了我的生命安全。”近日,一场特殊的检察听证会在闵行区梅陇镇党群服务中心召开,这场听证会由闵行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杨建锋主持,主角则是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的急救员娄某某和满脸懊悔的被申请人张某某。
“检察+工会”为一线劳动者“撑腰”
故事回溯到2024年9月的一个夜晚,急救中心急救员娄先生像往常一样接到急救任务后随即前往现场。在转运醉酒倒地的张某某时,突然被其踹中左侧胸壁。
“当时疼得直不起腰”回忆起受伤瞬间,娄先生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肋骨原本就有旧伤,这次的伤害加重了他的伤情,更让他心寒的是,事后张某某态度冷漠,迟迟没有等到张某某赔偿。
作为一线劳动者,娄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闵行区总工会求助。这条线索依托“检察+工会”协作机制,迅速流转到闵行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翻开卷宗后发现,娄先生本身是农村户口,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全家仍住在远郊的自建房。
“事发后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和解,这个守护生命的特殊职业群体,自身被侵权受伤后却陷入维权困境。”娄某某提交支持起诉申请,闵行区检察院依法受理。
检察力量嵌入社会治理末梢
审查期间,承办检察官多次与娄先生沟通,详细了解案件事实与娄先生的身体、家庭状况,通过整理案件材料,帮助其梳理相关证据,厘清案件事实。
为了更好从源头化解纠纷,依托全市首创检察体系化赋能基层网格治理机制,被申请人张某某所在社区网格的法治检察员黎洪友收到移送线索后,主动和网格负责人对接,与居委干部共同向张某某明晰事理。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案件不是简单代替维权,而是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检察官在走访中了解到,申请人不仅需要经济上应有的补偿,更渴望对方赔礼道歉,获得职业尊严的认可;被申请人虽懊悔却困于沟通障碍。这种诉求错位,恰恰需要检察智慧来破局。
检察官敏锐捕捉到案件背后关乎特殊职业群体权益保障的社会价值,针对娄某某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支持起诉一案在梅陇镇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公开听证。市人大代表,区总工会、区医务工会、区医疗急救中心、梅陇镇党群服务中心、梅陇镇罗阳新村第三居民区相关领导及居民参与旁听。
听证会上,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进行充分阐述,承办检察官、听证员耐心疏导和释法说理,帮助张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悔过。当双方在听证员见证下签署和解协议,张某某当场支付赔偿款,并转向娄先生亲口说“对不起”时,娄先生终于释怀,他眼角泛泪:“没想到检察院会为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这么上心。”
近年来,闵行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公开听证+多元共治”模式,依托闵行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联系点,办理了36起劳动者权益保护案件,推动形成了“工会发现线索+检察介入调解+社会协同治理”的维权闭环。
来源 | 新民晚报
作者 | 鲁哲 通讯员 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