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感恩的节日。母亲不仅给予我们生命,更教会我们善良、正直、勇敢和坚韧,她们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在佛教,母亲的形象是慈悲与爱的化身,母亲节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佛教多部经典都着重强调了母恩的深重。《佛说父母恩难报经》里,佛陀讲述世间女子生育之艰辛:“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母亲以自身精血滋养孩子。
为报母恩,世尊垂身示范,曾上升忉利天宫,为其生母摩耶夫人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长达九十日。
佛陀大弟子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更是成为盂兰盆法会的缘起,在民间广为流传。目犍连用神通看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虽施饭食,却因母亲业障深重,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请教佛陀,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斋供佛及僧,以此功德回向母亲脱离苦海。
莲池大师曾言:“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深刻地揭示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道,物质供养是孝道的基石,是子女应尽的本分;而精神赡养则是更高层次的孝行。
近代禅门巨匠虚云老和尚,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离世。他始终铭记母恩,十九岁出家后,一心发愿朝拜五台山礼文殊菩萨,将此功德回向母亲,报答母恩。
佛教孝道观念中,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梵网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即戒律),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又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佛教视一切众生为父母的慈悲胸怀,将对母恩的敬重推己及人,世间所有母亲都有着同样的伟大与艰辛,都值得被尊重和关爱。
值此母亲节,愿天下母亲皆蒙佛菩萨慈悲护念,平安吉祥,胜意安康;愿每一位佛子都能以孝心为舟、以慈悲为楫,在修行之路上践行报恩大愿,让慈爱的光辉普照世间,温暖每一个众生的心田。
▍版权声明:
○ 本文为网络采集文章,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