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就中美关税谈判相关问题作出回应,紧张态势由此彰显。此次回应的背后,是美国政策的骤然变动,也因此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对。
特朗普(资料图)
回顾过往,特朗普曾就降低对华关税做出承诺,彼时这一表态,让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氛围似乎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从美国国内视角来看,特朗普此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国内经济面临的重重压力。美国诸多依赖中国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由于关税的存在,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运营艰难,这一情况对美国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形成了制约。特朗普承诺降低关税,意在安抚这些企业,稳定国内经济秩序;同时,他也期望借此举稳定自身的支持率,向美国民众展现其推动经济向好的决心与能力。
然而,局势突变,特朗普推翻了此前的承诺。他宣布取消“小额豁免”,这一决定使得众多原本受益于小额豁免政策的美国中小企业面临困境,这些企业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成本大幅增加,经营压力剧增。并且,特朗普还推动废除中国最惠国待遇,该举动堪称对中美经贸关系根基的一次冲击。美国的这些决定,实则是其长期以来遏制中国发展战略的延续。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这让美国深感不安。美国试图通过此类经贸限制手段,阻碍中国前进的步伐,维持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推翻承诺的行为,对中美关系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中美两国在过去多年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合作,构建起了一定的合作基础。而此次美国单方面撕毁承诺,无疑破坏了这一历经艰辛建立起来的合作根基。中美之间的贸易谈判也因此遭受阻碍,原本朝着解决问题方向推进的谈判进程,如今陷入僵局。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深,未来的谈判难度大幅提升,双边关系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困境。
美国自身也难以在这场政策变动中独善其身。民众的生活成本上升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由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增加,美国市场上众多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从日常消费品到电子产品,美国民众不得不为这些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生活负担加重。美国企业的经营压力也进一步增大,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小企业因取消“小额豁免”而面临成本上升问题,大型企业同样受到波及。许多企业的供应链因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稳定而受到冲击,不得不耗费大量资源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经营艰难,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裁员、缩减业务规模等,这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错误行径,中方立场坚定且明确。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方明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此类错误行为。中国呼吁双方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展开谈判,只有这样的谈判才具有建设性和可持续性。中方也可能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在贸易领域,中国可以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设置贸易限制,以此回应美国不合理的贸易政策;在外交层面,中国会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施压,向国际社会清晰阐述美国政策的不合理性,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展望未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才是推动双方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中国应继续坚持自身的底线,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与美国沟通协商;同时,中国也要不断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领域,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韧性;此外,中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让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平、合理,以应对美国可能持续的不合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