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洞头区人民医院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近日,区医院急诊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争分夺秒,成功将一名急性喉炎引发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彰显了医院强大的应急救治能力和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实力。

危急时刻:咽喉肿痛背后的致命危机

4月28日,39岁的患者陈某因咽痛半天、呼吸困难1小时,被紧急送入区医院急诊科。


接诊医生迅速展开查体,患者体温38℃,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咽部充血严重,右侧扁桃体后弓高高肿起,会厌及舌根处更是肿胀得厉害,仿佛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呼吸的通道。两肺呼吸音粗重,喉鸣音清晰可闻,每一个细节都指向一个可怕的诊断——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这个看似普通的疾病,在此时却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病情刻不容缓,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地塞米松针静推消肿,试图为患者打开生命的通道。

险象环生:血氧骤降的生死考验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轻易放过这位患者。20:30,原本就危急的病情陡然恶化。患者呼吸困难急剧加重,发绀愈发明显,血氧饱和度(SO₂)如自由落体般急剧下降至30%。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而此时的陈某,身体各器官正因缺氧而发出痛苦的“警报”,每一秒都可能成为生命的终点。

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让患者与死神更近一步。急诊科迅速拉响警报,紧急启动全院多学科急救小组。郭献阳执行院长、麻醉科郭丁伟主任、ICU肖文主任、五官科陈首主任以及全科叶兴辉医生等各学科专家如离弦之箭,从不同科室奔赴急诊抢救室。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生命争夺战就此打响。

多科协作:精准施策的生死救援

多学科急救小组迅速展开联合会诊,各位专家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制定了精准的救治方案。

考虑到患者气道严重梗阻,常规给氧方式已无法满足其需求,急救团队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以迅速建立有效气道,保障患者呼吸通畅。同时,配合球囊加压面罩给氧,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在紧张而有序的操作过程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全神贯注、各司其职,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救治操作。


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缓解,面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场医护人员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后续关怀:平稳转诊的温暖守护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为确保其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后续治疗,区医院迅速与上级医院取得联系,并安排患者顺利转院。在转院过程中,区医院医护人员全程陪同,详细交接患者病情及救治经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成功救治急性喉炎危急患者,是区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有力见证。区医院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更加精湛的医术、更加高效的协作、更加贴心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让更多的生命在多学科协作的温暖怀抱中重焕生机!

有爆料扫码加小编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