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银川会展中心很热闹,威记经过看到,原来是一个专项人才招聘会,名为银川市“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之“凤鸣湖城”招才引智大会暨产业人才双选会。【在坊间,习惯称之为“十万人才留住计划”】
刷消息可以看出来,今年银川是相当重视的。和普通的招聘会摆摊位设展板等求职者投简历和初步面试活咨询不同,这一次的招聘会,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广大求职者进行了一个展示和推介,主要是银川经济跃升、产业蝶变、与宜居生活图景。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想吸引住这些求职者,让他们主动愿意留下来,为银川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说起来,银川这个“十万人才留住计划”也施行很多年了。效果也是有的,但是在量变到质变的道路上,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些网友就说了,有什么用?从人口增长数据上根本没有体现出来,人口不增也就算了,还开始有下降的趋势。
其实,这更体现了银川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十万人才留住计划”的必要性。
因为银川是一座天赋异禀,天眷神顾的神奇之地物产富饶的同时,产业还具有独特性。从“羊煤土气”,到枸杞,葡萄和葡萄酒,牛及其附加的牛奶,能源,光伏,冷凉蔬菜种植,文旅等等,无一不是值得深挖研究出彩的产业。
先天条件是有了,可是如何需要推动这些产业发展?没有人才谈什么发展?银川的产业优势与人才需求之间,确实存在着亟待弥合的鸿沟。会展中心的LED屏展示的图景,深藏着城市转型的深层逻辑。
银川需要构建完整的人才生态链,不能只做东部产业的配套车间。比如,当枸杞深加工遇到生物医药、当葡萄酒庄邂逅文旅IP,这座城市真正需要的是能打通产业链的创新大脑。
如今“十万人才计划”已经施行几年,该到复盘反思的时候了。或许,"留住计划"的下半场,应该从单纯的数量积累转向人才与产业的化学反应,让贺兰山下的每一次头脑风暴,都能激荡出改变产业格局的浪花。
这也说明了招人才很容易,但是要留人才就需要下大力气了。 因为满足薪资要求容易解决,留住心就却很难。
银川的地理位置,对于物产来说,是优势,但是对于吸引人才来说,却不占优,因为人们的习惯依旧是“孔雀东南飞”。
威记在高校边上开馆子的时候就曾和几个经常到店吃米粉的大学生聊过,他们提到了种种难以让他们有在银川留下来的理由,诸多理由中,反倒是工资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其中有一个就说了,房价太高了,于此同时空置率又太高了,二手房的挂牌更多。光想着让人才留下来买房消化存房量,为什么不想着打造一些公寓式房子(人才公寓),满足人才对于住房需求?
这其实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那样的话,房子的针对性和配套精准,不愁卖不出去,同时也可以降低留存量,更能让人才专心放到工作中去。不然留下来就背负沉重的房贷,有多少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现实是如今的房子越建越大,美其名曰“改善型”,可是对于留下来的人才来说,有几个是有家底支撑其“安居”的?
或许,"留住计划"的下半场,应该从单纯的数量积累转向人才与产业的化学反应,让贺兰山下的每一次头脑风暴,都能激荡出改变产业格局的浪花;从招得来向留得住转变,让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宜购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不管如何,对于未来的发展,银川已经开始布局,十万人才留住计划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加油,银川!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聊美食 ,用温暖的文字,讲述美食美味!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