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官让人不敢扶人,韩法官让人不敢出门!

19年前,南京王法官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让无数心中正义感爆棚的人寒透了心,好心扶人后那40%的责任让人望而生畏!

时至今日,“扶与不扶”仍然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而青岛韩法官的“行人安全距离”再一次令大家开了眼界!



刘某突然转身撞到后边正常行走的王某后倒地受伤,因此向王某索赔18.8万,尽管王某觉得自己无责,但最终经过法官多次调解,王某还是赔偿了7万元。

而王某之所以担责,是因为“没有保持安全距离”!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令人大开眼界,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行人也有安全距离?



法律的主要目的是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而不是诱导违法行为的发生‌。有了这样的一个“成功案例”,怕是会引起人人自危,接下来要考虑的就不是“扶与不扶”了,恐怕是出门走路都要拿个卷尺测距而行,遇见老人更是要避而远之,如果对方一个突然转身,而你又避之不及,那就在劫难逃了!

这样的结果,真的是行使法律后所愿看到的吗?



事发当日,两人同路同向而行,刘某在前一边走一边打电话,在前方没有特殊情况的状态下,她毫无征兆的转身折返,这让后边的王某避之不及,两人迎面撞在了一起。

由于王某相对年轻,并没有受到伤害,而刘某就不一样了,已经60多岁的她因此受伤,被诊断为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构成十级伤残。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而刘某这次骨折的地方还非同小可,更让人闹心的是,这治疗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大把岁数了既要承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经济上的损失,左思右想之下,将目光瞄上了王某,认为是王某把自己撞倒受的伤,于是向王某索赔18.8万元。

而王某对此却是委屈不已,怎么自己被对方撞了还要赔对方钱?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拒绝进行赔偿,双方协商无果闹上了法庭。



法官在调取监控后分析,刘某突然转身是导致碰撞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王某没有保持“安全距离”也应担责,经过多次协调,王某赔偿了刘某7万元,事情到此算是圆满解决,而青岛中院也将此案作为优秀案例宣传。

事情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了强烈的关注,网友们对此是议论纷纷,一方面是第一次听说“行人要保持安全距离”,如果说汽车要保持安全的距离,那没什么好惊讶的,毕竟在相对的时速下保持一定的车距,是对道路行车安全的一种保障,而行人要保持“安全距离”有什么说法呢,如果说是在口罩时期,那每个人都会自然的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一片大好,又该如何保持“安全距离”呢,就算是有心要“距离产生美”,但是在假期、在人潮汹涌的超市或者是景点,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另一方面,网友们觉得王某实在是太冤了!正常走路被人撞,反倒是要赔对方7万块钱,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难道就因为对方年纪大、受了伤,小伙年轻抗撞就该赔?那如果双方都受伤了,或者是身份互换,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被撞的赔偿7万,这样的结果真的就是圆满解决了吗?事情在网上越闹越大,网友们一方面认为王某比窦娥还冤,一方面为有这样“圆满的结果”感到瑟瑟发抖,因为每个人都要出门,每天都少不了要挤地铁、逛超市,那岂不是都有风险存在,难道真的拿着卷尺测距而行?



有网友评论说,王法官让人与人变得冷漠,而韩法官则让人与人保持距离!

还有网友因此看到了“致富”之路:

我欠了一百多万,爷爷91,奶奶88,姥爷89,姥姥88,我能翻身不?

对此,网友回复道:“这不光能翻身,还能上市!”甚至还编起了顺口溜为青岛宣传:





网友们的评论犀利又刁钻,不仅主办的韩庭长备受吐槽指责,就连青岛各个官方账号也为了避免被舆论冲击,选择了关闭评论区。

然而一味地沉默并不能让舆论归于平静,反而只会让事情热度不断攀升,央视网公众号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作为驾驶员都知道,行车时要和前后左右的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但是对于行人来说,也有这个规则吗?



报道中还指出,安全距离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说法,但行人和行人相撞并非交通事故,是否应当适用于行人之间值得商榷。

对于这件事,律师们的看法相较于网友们的一篇倒是各有不同,四川的某知名律所王律师认为,“安全距离”适用于行车之间,并不适用于行人之间。

王律师还表示,大家都在人行道上同向而行,没有躲避的义务,“未保持安全距离”就可能承担赔偿责任,会让大家的日常行走充满了一种不确定的风险,虽然是调解,但还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无法杜绝故意碰瓷的行为。



而另一知名律所的李律师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民法典中,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有过错就应该担责,并且两者成正比。王某在行走过程中没有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刘某突然转身、受伤致残是难以预见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过错!

李律师还表示,安全距离是相对于行车而言,而人的移动速度较慢,没有设置安全距离的必要, 不宜把行人的注意义务提得过高。



可以说,对于这件事,网友们的看法是一片倒的,而律师们又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法律虽然不会强制规定走路必须要间隔几米,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尽到基本的注意义务。

有这样的调解结果,想必韩法官也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但是也应考虑到如此结果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如果真的如网友所说“揣尺测距而行”,那将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人与人完全没有任何信任而言;如果有人以此“成功案例”为据,“碰瓷”都不用费尽心思冒险找车了,只需“年龄大、突然转身”,那将是法律的悲哀。



司法正义不是“按闹分配”,“谁受伤谁就有理”!司法调解也不是为了调解而调解,法更不能强人所难!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吧。

信息来源:抖音热点·走路该保持安全距离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