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对印度展开军事行动,并称印度电网70%瘫痪,而印度方面对巴基斯坦的空袭也还在进行当中。
结合双方撂狠话的样子,这次冲突看起来双方似乎有不死不休的架势,不过,就在三天前,印度还是主动上门找巴基斯坦求和了……
就在最近,印巴之间的新一轮冲突再度爆发,而这次冲突的结果再次验证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说法。随着巴基斯坦展开猛烈反击,印度不仅遭受了战机被击落的惨重损失,甚至连士兵也被俘,整个战局对印度极为不利。
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是印度政府还是莫迪个人,这一次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以往的强硬态度,反而选择了迅速“认怂”,没有进行报复性行动,而是迅速做出了停火的信号。
另一方面,根据相关报道,5月7日凌晨,印度突袭了巴基斯坦,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印军就遭受了惨败,印度军方的阵风战机、苏-30战机等六架飞机在空中被巴方击落,损失惨重。
更令人吃惊的是,除了战机被击落外,还有一些印军士兵被巴基斯坦俘虏,甚至有一名在实控线附近的印军哨所的士兵举起了白旗,表示投降。这一连串的失败和损失,使得印度在空中和地面战斗中都完全处于下风,士气大幅下滑。
面对巴基斯坦,印度真是没占到什么便宜。这些滋事的武装分子在印度的支持下,想潜入巴基斯坦搞恐怖袭击,结果被巴基斯坦军队给包围了,最终全都被抓住,一个都没逃掉。
可以说,这七天的试探较量,让印度人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现在的印度军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让巴基斯坦害怕的强队了;而巴基斯坦的军队也不再是以前面对印度时毫无招架之力的状态了。
无论是正规作战还是渗透战,印度军队的表现都是一败涂地。
即便从总体实力上进行对比,印度在士兵、战机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印度的“万国牌”装备经常会出现匪夷所思的问题,反倒是巴基斯坦的“中械部队”具有更优异的战斗力,双方的核武器数量也基本持平,巴基斯坦的核武基本都在地下,抗打击能力很可能还优于印度。
同时,中美俄三个大国都不希望战争升级,中方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邻国,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的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嘴硬身子软,新德里的算盘噼啪乱响
战场上吃了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国内,在新德里砸起了一片水花。高层们这才意识到,这回的对手,真不是软柿子,想捏就捏。于是乎,军事上刚受了挫,国家安全顾问这级别的官员就赶紧跟巴基斯坦那边搭上了线,琢磨着怎么给这剑拔弩张的局面降降温。
当然,面子工程还是要做足的。印度官方嘴上硬气得很,宣称军事行动“圆满成功”,把藏在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窝点”给端了。
可身体却很诚实,印军非但没收手,反倒在边境地区搞起了大规模空中演习,那架势,活脱脱就是“你再动一下试试,我跟你没完”。这种一边想熄火,一边又扇风的拧巴劲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进退两难,心里发虚呢。
后院的火越烧越旺,莫迪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可国内的压力锅,哪是这么容易就盖得住的?印度最大的反对党国大党,逮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哪肯轻易放过。
阿尔维这些党内大佬们,直接在公开场合向政府开炮,问题尖锐得像锥子:“你们不是说去打恐怖分子吗?打完了?人都死光了?”他们逼着莫迪政府,必须给全国老百姓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军队没能在战场上争回面子,莫迪在政敌的连番追问下,脸上自然挂不住,显得格外狼狈。
更让莫迪政府焦头烂额的是,有些跟反对党走得近的媒体,也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特起劲儿地帮着巴基斯坦“核实战果”。它们到处扒拉印军战机坠毁的细节,连掉在哪儿都给抖露得干干净净。这么一来,印度国防部原先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算盘,彻底落空,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承认,确实有几架飞机让人家给揍下来了。
军事上的失利,再加上印度国内原本就存在的经济增速放缓、社会矛盾激化、宗教族群关系紧张等一堆破事儿,莫迪的支持率就像坐上了滑梯。他领导的人民党内部,这几年也不是铁板一块,反对派这么一折腾,他的执政路,算是又多了几块绊脚石。
隔壁邻居的冷静,是高明还是另有盘算?
跟印度这边的手忙脚乱比起来,巴基斯坦的应对,倒显得从容不迫多了。空战中虽然露了一手,让印度空军吃了大亏,但巴基斯坦外长达尔却公开表态,伊斯兰堡不希望看到局势“不负责任地无限升级”。
他甚至还放了点风声,说要是巴方真想下狠手,那场空战里打下十来架印度飞机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巴基斯坦偏偏选择了“有分寸且可控”的回应。
这种看似“手下留情”的姿态,在不少国际观察家眼里,透着一股子成熟的战略味儿。这不光是展示肌肉,更像是在不动声色地给莫迪政府递了个台阶,免得把对方彻底逼到墙角,狗急跳墙之下做出更极端、破坏性更大的动作。
巴基斯坦方面也一直认为,印度这次跳出来搞事情,压根不是因为巴基斯坦构成了什么迫在眉睫的威胁,说白了,还是印度自家内政的那点小九九在作祟。
结语:
这两天印巴局势进一步紧张,印度的武器被巴基斯坦全面地压制。不仅战机升空即被击落,发射的大量的攻击无人机,又被巴基斯坦使用导弹拦截 。然后最近上游暴雨,印度又不得不开闸放水。现在莫迪都取消了去海外的访问行程,想打又怕打不赢,真的是骑虎难下。
但是,这场空战照出了印度“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称号的虚妄,也让全球看清。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武器的单挑,而是体系的较量。
克什米尔的星空依旧璀璨,但南亚的权力天平已然倾斜。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深夜致电伊斯兰堡求和时,巴方指挥官正看着雷达屏幕上溃散的敌机编队冷笑:“用中国兵法来说,这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莫迪或许该重温1962年的教训——有些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